這是一部關于政治、復仇的真實的電影。1972年在聯(lián)邦德國舉辦的第20屆奧運會上,巴勒斯坦的極端恐怖組織“黑色九月”闖進了奧運村綁架了11名以色列運動員,以此要挾以色列釋放被關押的該組織成員。
聯(lián)邦德國的警察草率對待了這次綁架事件,他們直接沖進了恐怖組織的巢穴企圖武裝營救人質(zhì),熟料導致了11名以色列運動員全部遇難!
事件發(fā)生之后,以色列“摩薩德”高層迅速訓練了一批特工,展開了對“黑色九月”組織以及相關的巴勒斯坦人長達一個世紀的血腥報復……?豆瓣
Family matters.
清爽 耐用的男人
I like neat, durable men.
You carry cash and you don't make speeches.
You're the only home I ever had.
放下帽子的地方就是他的家
Wherever he laid his hat was his home
Everybody works for someone.
悲劇的人
Well, we are tragic men.
屠夫的手 溫柔的心
Butcher's hands, gentle souls.
the air catches fire.
他們坐著南瓜馬車來了
Here they come in their pumpkin coach.
自從以拿破侖進軍莫斯科后 歐洲就沒這么熱鬧過了
開始重看各種電影,想了想,還是在電影下面的“影評”做一點記錄,方便查找和回溯,僅供個人使用。一律選評價“力薦”。
第一次看是,2008-02-12 打了五星 只寫了四個字“悲傷世界”
這幾年,陸陸續(xù)續(xù)重看了2遍,什么時候什么地方,想不起來了。就是電影細節(jié),是不是會想起。
2015-5-1 第四遍看 本來記著記著,發(fā)現(xiàn)不想記了,每個瞬間,我都不想錯過,太好看了。我記得基本上所有環(huán)節(jié)。斯皮爾伯格太厲害了,是我知道的劇情片最厲害的導演。
看到后面,越來越難過。
很多電影在我的榜單里起起伏伏,有些還退出了,有些隨著時間,能看出局限和不足,慕尼黑是越看越好,排名一路上升。有幾個瞬間,我都覺得超過十二宮。
也寫了幾句,記下來吧:“開場遮燈,互相扶墻,逾墻而殺;召見如現(xiàn)代啟示錄;杰里弗·拉什腔調(diào)很帥~飛機外黑暗的未來過去;歹徒也是那么恐懼;第一次聚餐的歡樂,業(yè)已種下;鏡頭太厲害了;嘈雜音效暗示心境和處境;每個角色每句話每個場景和切換,都這么有味道,五星電影;以色列之母系社會隱喻;無助之船;
沖著斯皮爾博各的電影而去看的。
感覺很失望,根本看不下第二遍,先不說翻譯的問題。
整個故事所描述的故事也很平淡,導演幾乎沒有對其進行深刻挖掘。
有人說這是部商業(yè)影片。
的確,因此,這樣的電影,就不可能有太大的深度。
對導演失望啊。
期待他還能拍出辛得勒名單一樣出色的電影。。。
看完這部片子之后,我在想一個問題。在往后的歲月中一定還會出現(xiàn)XXX慘案!更多駭世驚聞地的事件在不斷的發(fā)生著!我們能做什么?我們應該做什么?也許沒人能解釋得清楚!
和平對于我們來說是多么的珍貴,所以我們得不到它!很遺憾!
看這部片子純粹是沖著斯導的名氣而來的。當然,他也沒怎么令我失望。
為什么要叫“慕尼黑”?
故事的開始是11個猶太運動員被穆斯林殺害,在72年慕尼黑奧運會期間。以色列政府為了報復,匿名雇傭了一支特務隊,令其在歐洲謀殺11名阿拉伯名人血恨。特務隊的謀殺行動是本片的主要內(nèi)容。
“慕尼黑”在此其實就像無題文章隨便找開頭幾個字用上。然而德國作為中東問題的肇始者,恩怨情仇從此起似乎也說得過去。
【慕尼黑】歷久彌新!復仇,沒完沒了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9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