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朋友說本片很沉重,太過沉重。我覺得英國病人,肖申克等等,甚至《小城之春》都遠比這片子沉重的多。覺得姐姐對妹妹的恨表現(xiàn)的不夠絕情,不夠到位。也沒覺得兩個人分開太過凄慘。因為除了兩個人分開很遠的距離,并沒有拍攝robbie在監(jiān)獄里受的苦。思念是在普通不過的。不要說他的思念就比別人的更特別。只有思念不夠說明妹妹犯的罪有多不可饒恕。
而其實最到位的是妹妹設想的那段在姐姐家的懺悔的話“i am really really sorry”,顫抖的聲音,如果你真的懺悔過的話,那感覺很到位。
姐姐和robbie的愛情從開始我就壓根沒看出來。表現(xiàn)的太少。兩個人開始都是藏著掖著的,怎么能暢快淋漓?既然沒有痛快地開始過,那么分開就應該沒有那么難分難舍。應該很遺憾。但是不至于那么難。
那么贖罪,其實,所有的過錯都是一念之差。很小的一點錯,就足夠悔恨終身。所以要自省,要懂得贖罪。這個是大概西方社會宗教理學所倡導的。人人都要贖罪。都是有罪的。
最近在看禪的書。由于剛剛開始,所以處處都有感悟。佛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推薦理由:整部電影哀艷的質感,以及片中那個近五分鐘的長鏡頭。
片 名:《救贖》
導 演:喬?懷特
主 演:凱拉?奈特麗,詹姆斯?麥卡沃伊
出品時間:2007年
獎 項:第六十五屆金球獎最佳影片,第八十屆奧斯卡最佳配樂獎
讀 家:石頭花園的歌女
愁云慘淡的敦刻爾克。
有營火,有口琴,軍官近距離射殺戰(zhàn)馬,旋轉木馬上坐著酩酊大醉的士兵。
士兵們群毆、縱酒、策馬馳騁并發(fā)出印弟安人那樣放肆的呼嘯聲,或者什么也不干,只是坐在車邊茫然地搓著手,等待。
窮途末路中的等待。
《贖罪》所震人心弦的并不是那本自美好的愛情,而是一場源于靈魂無解的救贖,電影伊始出色的鏡頭畫面和恰到好處的配樂引人入勝,而門不當戶不對的愛情注定了這是一部命運多舛的電影,那虛構的杜撰成為了其脈絡的原罪,致力挽回罪責一生的張力,卻最終只能得見于虛擬的小說中完成贖罪的結局,三顆戰(zhàn)爭中破碎的心靈,使過錯成為了已無事于補的遺憾,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間的結局既構筑了電影獨具匠心的內在,也為人以耐人尋味的深思。
我沒怎么仔細研究過劇本本來是小說還是就是憑空寫出的一個本子,但是這部片子最成功的不是鏡頭服裝或是怎樣,而是腳本故事。
撇開服化道和攝影剪輯不談,這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呢?主角其實是作家,而不是那對小情人,這是一個講負罪感的故事。我覺得很多時候觀眾都會被情愛或者倫理情節(jié)帶偏節(jié)奏,就像歐容拍的《逐愛天堂》,評論里一水兒密密麻麻地聊女主好,男主渣等等,人家明顯是一個討論映射藝術的片子,卻因為涉及到了男女情愛活生生下降到了老娘舅檔次。這部片子也是,明明主題都白紙黑字的寫那了
“贖罪”一流的戰(zhàn)爭片 回不去的,總是在那個夏日的午后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9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