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運品》:干完最后這一票
文/灰堆南
電影開始五分鐘,當馬克·沃爾伯格飾演的克里斯在老友的婚禮上對自己多年前的走私故事津津樂道的時候,相信有好萊塢犯罪劇情片觀影經(jīng)驗的很多觀眾已經(jīng)猜到了,接下來電影一定得讓克里斯為我們再干上一票。雖然,這種類型片意料之中的情節(jié)設置聽起來毫無新意,但情理之中的“大場面”還是值得往下看的。何況,“英倫玫瑰”凱特·貝金賽爾不是已經(jīng)出場了嘛。
說到類型片。早在2003年,由馬克·沃爾伯格和有“好萊塢維納斯”之稱的查理茲·塞隆以及愛德華·諾頓主演的《偷天換日》就是一部關(guān)于“干完最后這一票”就可以享受人生的的犯罪劇情片。同樣,電影一開始就讓“最后一次”的行動以唐納德·薩瑟蘭飾演的江湖老前輩約翰的死亡來宣告失敗,并最終由沃爾伯格干完最后那一票。顯而易見,這樣的情節(jié)設置和《禁運品》有很多的相似之處,除去 “英雄人物”馬克·沃爾伯格不變外,電影中的美女由凱特·貝金賽爾替代查理茲·塞隆,而因利益背叛情誼的好兄弟則由本·福斯特接手愛德華·諾頓。所以
原本想金盆洗手的主人公,為了某些私人的原因重出江湖,決定干最后一票,典型的好萊塢式的類型片設計。
可惜前半部的劇情鋪墊,被后半部的劇情弄的支離破碎,原本可以為走私的時候會斗智斗勇,卻變成了一場街頭巷戰(zhàn),原本與毒販的最后大火拼,演變成了一場生死大營救,而最不可思議的是,原來的二當家竟然是幕后boss,這種設計,在二當家失控的行為和后悔的眼神中暴露出,壞人們?nèi)娴臐。@就好比一場勢均力敵的比賽,在最后的30分鐘,有一方莫名其秒的全面潰敗。歸根結(jié)底,此片也驗證了虎頭蛇尾的特點。
要不怎么說好萊塢是世界電影的中心呢,分工明細而又流水化的拍攝過程使得好萊塢的導演隨便拍一拍,就是一部驚險、刺激、懸疑的電影。
要說本片的劇情這些個場景還是蠻多的,盡管沃爾伯格是去走私,但我們卻希望他能平安無事的歸來。而事實上他確實在導演的安排下,逢兇化吉,見招拆招,順利的突圍歸來。
從美國的那些連續(xù)劇看過之后,就知道美國影視作品中的男主人公都絕對是天才,物理化理論的東西不僅懂,工程技術(shù)上的東西更是精通,好吧,我徹底折服了。更要命的是,他運氣怎么就這么好,去買假鈔,錢被小舅子拿走了,他為了幫助那邊的黑老大打劫不成想人家老大死了,不費吹灰之力帶走假鈔,順便把人家數(shù)條人命換來的一幅名畫也帶回來了;在船長的嚴密監(jiān)視和緝私隊的嚴查下,他不僅將毒品和假鈔運了回來,而且順便把這邊的黑老大和船老大一同弄到監(jiān)獄去了。
他的妻子在混凝土的澆灌下,仍然還能存活,他兄弟也真是,背叛了就背叛了,想殺個人怎么就那么難呢?結(jié)果,不可避免的走進監(jiān)獄,成全了馬克一家人的幸福生活。
哦,美國大片
雄海獅,尤其是塊大的雄海獅在每年的繁殖期簡直跟雍正爺一個待遇,一干嬪妃宮女們爭相諂媚不說,連幾百年后時空旅行過來玩的重……重孫女級別的傻妞們也撇下了女權(quán),湊跟前賣弄著小學課本上學來的歷史知識。但雌海獅們忽略了一點,即嫁給快大的老公,日后當寡婦的幾率也會隨之增大,鯊魚虎鯨這類的嘉賓參加海獅自助餐時,誰不愿意撿塊大的吃呢。當然嘍,雌海獅改嫁也是常態(tài)化的,獨守空房可不成,海獅寶寶也不能長期缺乏父愛不是?
談完走進科學,接著回到電影上。本著一切皆有價原則,走私的邏輯在于預期取得的回報遠大于風險的考量。片里男主角可謂這行道里的高手高手之高高手,他金盆洗手的理由不是走私的風險大于金錢的誘惑,而在于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安穩(wěn)生活比金錢的誘惑更大。而在他的意圖朋友妻不客氣的悲催死黨眼里,金錢的魅力雖然無可匹敵,然而,這行當也需要稟賦的,他親自“走鏢”的風險卻遮蓋過金錢的光芒。沒法子,他只得誘騙男主角走一趟“鏢”了。對于上套的男主角,讓家人拜托危機也成了現(xiàn)今行動的最大價值考量……
“禁運品”品質(zhì)炸裂的劇情片 大團圓不好嗎?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58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