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看完那天晚上,我想上來寫影評的,可是發(fā)現(xiàn)豆瓣上還沒有這部獨立動畫,于是我想加上,等到第二天得到的回復不行,所以先牢騷這么一句。
這部20來分鐘的短片已經(jīng)被“神作”“有史以來”等詞語捧上天去了,我相信喜歡它的人自然有喜歡它的理由,但是某一天你要是遇到一個像我一樣看完它非但不感冒還有一點點反感的人,也不要太奇怪。
看一部片子,真人演的也好,動畫的也好,觀眾會不由自主的將自己代入進去,不一定是作為主角,也可能代入一個轉(zhuǎn)瞬即逝的配角。比如說吧,如果你看的是《德州電鋸殺人狂》,看了覺得揪心覺得害怕,那你可能把自己代入到受害者的角色;如果看完覺得很爽,那多半你把自己代入到了殺人狂的角色。
如果影片正好有某些東西和你身上的某些東西契合了,那可能你就對這部片子喜歡得不得了。對于李獻計的觀眾來說,北京人、動漫游戲愛好者、科幻動作片影迷、有過刻骨銘心的失戀的人最容易找到契合點。
說說我自己,一個80后,在北京工作但是不是北京人,偶爾看一些動畫,喜歡黑客帝國不喜歡wanted,聽一些搖滾
某日 早晨十三 點十三分 頭腦發(fā)熱 身體抽搐 以上臨床表現(xiàn) 立刻自我診斷為腦殘加睡眠過足二期癥狀 于是輾轉(zhuǎn)反側(cè) 猶豫不決 是該激流勇退 配合治療 還是一睡到底 以死放休
又見李獻計歷險記
我想要的都有了
色調(diào),劇情,冷幽默,想象力,敘事手法,
以及聲音
我是聲音控啊啊啊啊
我太喜歡這個腔調(diào)了
我承認我沒在這個片子最火的時候看到它,多少有點兒老坦兒。但讓我慶幸的是,我還能夠在這么一個帶著傷感勁兒的夏天里,自己坐在即將離開的宿舍里,穿著短褲和背心,喝著白開水,倒來跳去地一遍一遍地看著這么一個輕易把人撞倒的片子。
影片不長,20多分鐘,但我還是能夠從這短暫的時間里,攔截到一些字眼,拼湊出一些七零八落的想法。
1、 fucking game over
一個以“玩兒游戲”為大背景的動畫,勢必要有意無意地向最經(jīng)典的游戲致敬。無論是影片開頭的“Game Over”,還是李獻計一拳頂出的那顆“致幻蘑菇”,不得不說,超級瑪麗的屢次現(xiàn)形讓幾乎不怎么玩兒游戲的我也有了無盡的共鳴。
再來說說這款沒人打得過通關(guān)的游戲——這款據(jù)說打過通關(guān)就能回到過去的游戲,李獻計為了通關(guān)它不惜賣腎、邀請游戲達人小日本兒(我承認那段日式英語讓我笑噴了)來跟他一塊兒玩兒,不惜開膛破肚走私古董,不惜跟操著一口河南腔兒(《西征夢》不解釋)的本拉登飆一個商業(yè)大片那么復雜的命……這么強大的意志,在那些每天去網(wǎng)吧刷夜包早的孩兒們面前都實屬罕見。當然
兩個片子都不錯,不過也分別有難咽的部分。
打個大西瓜體現(xiàn)了很有中國特色的反戰(zhàn)精神,簡單說就是“中東那疙瘩挺鬧心,美英合伙欺負人”,大概就止于這個認識水平?,F(xiàn)在還將國際關(guān)系理解為簡單的叢林法則,是不是有點落伍于時代了。
我能理解這個構(gòu)思的用心和難處,不想說作品不真誠,但毫無疑問,放別國反戰(zhàn)算現(xiàn)實主義題材,在我國,只能算西洋景奇幻題材,這很錯位,但起碼有想象力不必受約束的好處。只是看了以后,越發(fā)感覺中國人對身邊現(xiàn)實的無力癱軟,實在無以胸懷世界。
李獻計歷險記,名字不錯,li xian ji li xian ji,哈哈。
但不喜歡京片子和拿政治假貧,也不喜歡京痞式的造型,叼著煙拿下巴看人,說話蔫了吧唧的裝生猛,都特傻。煽情的部分小麥概括對了,王家衛(wèi)啊,怪不得我不喜歡。不過我還是看了兩遍,主要是想試著抓準那個假裝時髦的老土,新鮮又陳腐的點在哪里。
比較而言,更喜歡大西瓜,比較樸實,沒玩兒那么多花巧。挺煩李獻計,細看其文藝腔,雜糅了王家衛(wèi)和陽光燦爛的日子,影像風格的混搭就更多了。對我個人來說,這個片子太傻太假
當我開始寫這篇文字的開頭,無數(shù)的句子涌進我的腦袋:很好很強大;向無敵的飛行員致敬;嘔心瀝血:最好沒有之一~~~~~~
不過平心而論,這不過是陽痿的中國動漫的半粒偉哥;一個文藝小青年的夢囈;獻給廣大80后獨生自閉孩子的安非他明。
一開頭的三個分鏡頭:火箭升天,飛人短跑,太極寫字。從音樂和編輯來說,關(guān)于向某某某致敬這話無數(shù)豆瓣青年已經(jīng)交代十分清楚。但是我覺得倒是李獻計表達的一種想法或夢境,通過速度,或者悠遠的中國太極是否可以回到過去,回到曾經(jīng)的王倩身邊。這是引子。
而后打游戲,中間有一句話,“他溫文爾雅,知書達理,從來不被沖動所控制,但那說的是他50歲以后”,這句話便是后面當李獻計出現(xiàn)在當時的王倩身邊,他“這么久以來,他們兩人之中,時間,只在自己身上,洶涌地流逝了。 最后李獻計說,見到王倩時,就像瞬間經(jīng)歷了整個人生,心里很平靜。” 當年他25歲,就是說,他用了比25年更多的時間來尋找過去,這該是一種什么樣的悲傷和紀念?或者說,意義只在意尋找本身?
每句臺詞都可以經(jīng)得起細細推敲
“李獻計歷險記”不痛不癢的捅到每個人心中的G點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4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