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電影以兩種不同節(jié)奏所進展的時序,創(chuàng)造出一種奇幻的體驗。一個時序是故事人物活動的時序,編劇告訴你是一八九九年到一九零零年,也就是十九世紀末過度到二十世紀初那短暫的六個月裡四個節(jié)日所發(fā)生的故事;可是故事背景的時間流,卻從莊園時期、工業(yè)時期,一路迎向商業(yè)時期的二十一世紀,以至於我們最後看到聖保羅的當代地圖、塗鴉牆與街景市容。
2、有時人對過去不該念念不忘,比如高加索人所代表白人優(yōu)越主義者所懷念的殖民時期,有時人不該數典忘祖,而要重拾傳統(tǒng)
北京百麗宮1號激光廳,大屏幕上畫面的色調基本克制到壓抑,推動情緒出現波瀾的,靠幾段發(fā)自靈魂的吟唱。
最先出場的老祖母,像小屋里的湯姆叔叔:身為傭人,能干到成為主人倚賴;品行忠厚正直得到所有人的信賴,是奴隸時代舊莊園的靈魂人物。她的慟歌和去世像一個句號,徹底結束了老夫人的幸福生活。
舉止貴氣的老夫人一看就有過好日子,對地位的維護情緒滲透到骨子里,即使被丈夫離棄失去大房子,也要住在樓上靠搖鈴顯示自己的居高臨下,沒有傭人了,甚至拒絕女兒出嫁,用親情綁架換來老有所依。
《所有死者》這個故事不只存在于巴西,它可以發(fā)生在任何地方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58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