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看到最后那一群“okja”在柵欄中等待被屠宰加工的悲鳴時,內心翻騰。漆黑的背景,仿佛比黑夜還要黑暗。一時我也對豬肉產(chǎn)生了抵觸情緒,可更深的抵觸應該是對工業(yè)化的屠殺宰割的冷血。
為了喂飽人類,人類到底干了什么?
70億人口!8億5百萬在挨餓!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海吃海!為了喂飽自己的身體,人類從來都是吞噬一切可以吞噬的東西。精神層面饑餓的欲壑亦有過之而無不及。
對轉基因食品,國人的抵觸遠不及外國人來的強烈。估計就像電影里女神的雙胞胎姐姐說說的
#玉子# 一部關於保護動物和如何解決世界飢餓的電影,奉俊昊的又一部想象作文.
讓我想起來之前和同學聊天,聊到上世紀末,本世紀初最偉大的人物是哪位?我搜索了一下並不廣博的顱內資料,終於想起了袁隆平.
袁老先生絕對是世界,或者說最少應該是東亞,東南亞所有有吃水稻習慣的國家最應該記住的一位偉人吧?
水稻這東西,自古畝產(chǎn)就極低. 不過說來也怪,華夏大地上自然生長的所有作物,就沒有產(chǎn)量高到可以不分豐年荒年都能讓人填飽肚子的東西.南方還好,水源充沛,年均溫相差不大,你想精耕細作或者季度輪作、修養(yǎng)地力都可以; 北方就很慘,稻米基本不要想,頓頓離不開小麥. 所以南米北面之說,肯定不是虛妄.
猶記得高三做過一道歷史題,開頭就是一句觸目驚心的話:
'' ..山頂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苗洞已開深菁,猶不足養(yǎng),天地之力窮矣!..'' 飢餓問題已經(jīng)初露端倪.
晚清那個年節(jié),全國人口不過5億而已.
今天呢?
直追14億吧?
而我們這一代,尤其是90年之後出生的這一批年輕人,對南米北面的印象,還有我們父輩
1.ALF一群人形象都塑造得比較偏激,走火入魔的感覺,特別是頭兒打翻譯那里,打得那么不手下留情,那么撕心裂肺,明顯就是反諷?。。。?!一群神經(jīng)病……
2.劇中反派除了欺騙了大眾關于豬的出身之外,其他沒太大毛病啊,這就是他們的財產(chǎn)他們的生意,沒犯法想繼續(xù)就繼續(xù)沒錯啊。且玉子買豬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沒有耍賴皮,算個合格商人。嗯,反正也是神經(jīng)病……
3.至于吃素還是吃葷,這部電影根本就沒在說這個問題啊天哪,我再想吃肉我也不想吃跟我有情感交流的,靈得不行的我的寵物的肉,沒毛病啊,我自己也養(yǎng)狗
對于影片《玉子》筆者只想說,To eat or not to eat ,that is a question
以《漢江怪物》、《雪國列車》成名的導演奉俊豪,今年又一部新作《玉子》空降戛納競選主單元。筆者對這位導演的《殺人回憶》尤為深刻,影片是根據(jù)韓國三大未破解奇案改編,結局甚是氣人,或許那正是導演對現(xiàn)實低破案率的批露,
他的電影從表面看都像類型片,其實細細品味后,是在批判當下社會的丑態(tài),抑或是夾雜著人性的探討。如今的《玉子》顯然是奉俊豪又一部野心之作,我們別錯以為這僅是一部女孩與變種怪物談情說愛的催淚片,通過多角度可以看出,導演是在對當下最熱話題轉基因食品的思考,對素食主義與肉食主義問題的認知重構。
01
解讀海報
<圖片1>
我們先來分析下本片的海報,海報里女孩用繩子拉著怪物玉子,玉子身上扛著一座重工業(yè)城市。當我們還在為轉基因植物食品焦慮時,導演已經(jīng)將矛頭指向轉基因動物身上了,然而轉基因食品對人有無危害是本世紀最熱話題,從導演的隱喻看出他是不支持轉基因食品的,韓國一直以來都是一個人多地少、資源稀缺的國家
玉子:2017,會撒歡的大豬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60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