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后,雖然影院里的人很少。但是大家仍然鼓起掌來。雖然是主旋律電影,但是,并沒有顯得主旋律。只是描述了這個事件的過程。建議大家去看。
不知道為什么這么少的人去看,這么少的人來評論。了解歷史才能真正的愛國啊。
1932年,中國運動員劉長春歷經(jīng)千難萬險站在了美國洛杉磯萬人體育場100米起跑線上。為了這一刻,劉長春拒絕代表日本扶植的偽滿洲國參加第十屆洛杉磯奧運會,含淚告別妻兒,逃出日寇占領(lǐng)的大連,躲避關(guān)東軍的一路追殺,通過張學(xué)良將軍的資助,經(jīng)過海上漂泊23天,克服重重險阻,單刀赴會,代表4億中國人站在奧運跑道上。“中國人來了!”為中國人敲開了奧運大門的劉長春向世人表達了一個民族不甘落后不甘屈辱追趕世界的堅強意志。
這么一部故事,比許多無病呻吟的言情片更加振奮人心,當年卻匆匆上映,又匆匆下映,很多觀眾無緣一看。兩位演員都演得很出彩,石涼老師的英文自不必說,男一號更演出了劉長春的風(fēng)采和堅強意志。
我反而喜歡這樣的結(jié)局,像希臘神話里的英雄一般,雖敗猶榮,浩氣長存。
2020年我一共看了兩部體育電影,一部是《奪冠》,另一部就是《一個人的奧林匹克》
這兩部電影題材類似,但在某種程度上卻又截然不同。
《奪冠》是典型的勵志片,女排姑娘們付出努力克服困難,最后不負眾望地取得成功,可謂是傳統(tǒng)的皆大歡喜情節(jié),所以票房也相應(yīng)地大賣。
而12年前的《一個人的奧林匹克》則講述中國第一次派一個運動員參加奧林匹克的故事。整部電影的落腳點在中國人首戰(zhàn)奧林匹克的先驅(qū)精神和勇敢愛國,劉長春兩場比賽的失敗一邊被一筆帶過,另一邊被升華成雖敗猶榮的骨氣尊嚴
【一個人的奧林匹克】剪輯有點亂 精神很牛逼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80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