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我只是需要一個大哭的容器,借著電影的黑幕流自己的淚。上一次這么容易掉眼淚,好像還是在五六年前,看來最近壓力確實是太大了,所以神經(jīng)緊張,精神敏感。看到簡介的時候我就隱隱感覺,這是我需要看的片子。果然,前半段時不時地流下一點淚,到沙漠爭吵開始幾乎只能透過一層淚膜看清屏幕。
映后有人問為什么媽媽只有幻象,最后也沒有給遺容鏡頭。其實很好理解,因為真正的告別已經(jīng)在沙漠里的爭吵中完成了,女兒選擇原諒,但不再愛她。死亡對彼此都是一種解脫。最后看到媽媽愛的手記
本以為是俗套的和解劇情,但釋懷的方式卻讓我眼前一亮。
如果說影片的前半部分在探討和描述埃及等阿拉伯地區(qū)女性婚姻及家庭關(guān)系中的不平等,以及在老一輩舊制度思想下主仆之間沒有尊嚴(yán)的現(xiàn)實問題,那后面高潮部分則注入了導(dǎo)演獨特的觀點和巧思。
作品本身中對幻境的處理方式很獨特,不再是傳統(tǒng)的淡去背景音和人物,突出主要角色放大畫面鏡頭等這些套路,而是選擇幻境與現(xiàn)實共存,所有的聲音人物均保留,這樣的拍攝手法,給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女主思想意識不具有割裂感,女主的思想和狀態(tài)就是一條線的混沌狀態(tài)
看這部電影之前,本來以為是關(guān)于女主角自我獨立和成長的心路歷程,但是事實證明雖然也是和這個主題有關(guān),卻遠(yuǎn)比我想象的要細(xì)膩和溫暖。母女關(guān)系一直以來都是很矛盾的一個問題,母親給了女兒生命卻又覺得女兒限制住了自己的人生,以后也必將走自己的老路,同時女兒愛自己的母親卻又沒辦法釋懷她給自己帶來的那些傷害。這些問題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看到這部電影我覺得很驚喜也很有共鳴,因為它也給了迷茫的我一個答案,為何最愛的人卻總在互相傷害。導(dǎo)演作為一名男性
回到亞歷山大港:是蘇西,也是我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68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