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如此失望。從影院出來的時候,我聽到旁邊一個人講,就死一個鬼子,這就完了?的確,十四年國土淪喪,千萬國民殞命,豈是一個人的自殺就能彌合的。仇恨一種生生不息的苦難,無論對于施暴者還是受害者。這是情感上我給它差評的理由,另外這片子有很多的技術(shù)性外傷,這是我給差評的另一個理由。
自從看過《可可西里》之后,對于陸川導演甚是喜愛。當然他首先是個人道主義的悲天憫人者。總是站在高人性挖掘角度的他總是溫情脈脈的無關(guān)民族無國界的愛撫人類。但是對于南京大屠殺中的日本施暴者,他顯然太站在人道主義和國際主義的角度上,過于的憐憫了他們的內(nèi)心。于是這就導致了該片子的前后基調(diào)不搭。一方是施暴者角川的人性掙扎矛盾,以致最后內(nèi)心的崩潰。另一方又相較之那些暴躁的戰(zhàn)爭分子或者有些被脅迫的無辜參展者導致的慘烈之屠殺。當然,人性面面觀的多角度詮釋、無善惡的人性內(nèi)省是全關(guān)注生存之艱難的全民的一種溫情脈脈和顧全大,這一點無可非議。對于那些施暴者的被強迫,又要面對自己內(nèi)心的良知之后的崩潰可以寫
我很少給電影打一星,因為看完難受且氣氛,這個電影憑什么能有7.6這么高的分,簡直是對歷史,對中國人民的侮辱。
這部電影是想告訴我什么,千萬日本鬼子里面有一個“善良”的人告訴我“死了不如活著”以及“活著不如死去”然后愧疚自盡嗎 還是因為他失去了所謂妻子悲痛萬分選擇自盡?
我同意影評人說,可以通過日本人角度來闡述這場戰(zhàn)爭,但作為中國觀眾,我不想看到他們唱著日本民族的歌,跳著日本民族的舞,舉行著“祭奠英烈”的儀式,殺光了我們中國人
拷貝中的影像慢慢呈現(xiàn)出來
這段歷史 這一段我們必將銘記完事卻從未真正發(fā)自內(nèi)心去深究并祭奠過的歷史影像
好像一張張底片 浸入顯影液 并快速翻動起來
帶著濃重的炮火和塵土的味道
不加商量的把你帶進了膠片之中
130分鐘
我并沒有流淚
因為這并不是一部要教會你憎恨的電影
劉燁被砍頭的劇照
這個鏡頭并未在拷貝中出現(xiàn)
我無法想象突然改變的上映時間究竟讓陸川忍痛放棄了多少的初衷和演員的犧牲
陸建雄死的并不特殊
和所有被集體處決的士兵一樣
他死的很平常
甚至是他帶著那些不愿意面對殘酷死亡的兄弟們
默默的走向無力反抗的墳墓
“中國萬歲”喊出口時 很多人都流淚了
我沒有哭 始終沒有哭 可是我覺得自己被點燃了
心抖得厲害
開場幾個微小的市儈言行 她所飾演的妓女身份彰顯無疑
而隨著拉貝難民營的陷落
我們也清楚
最后拿肉體換回片刻大眾生存權(quán)利的
并將有這樣一個曾經(jīng)用身體吃飯卻依然有著自尊的女人
她叫江一燕
看過電影之后 開始對這個女人有好感
是因為這個角色吧
卑微的可憐卻又偉大的讓人心碎
[南京!南京!]
南京!南京!
虎!虎!虎?。?a href="/archives/id-87220.html">日本偷襲珍珠港的代號)
這是我看到電影名字第一時間想到的詞。剛走一趟南京回來,沒去也不敢去大屠殺紀念館,不是不敢直面屈辱的歷史,而是不想讓國人的一些對于“屈辱歷史”的偏激態(tài)度對我產(chǎn)生扭曲的歷史觀和扭曲的“國恥感”。
這是一部黑白片,所以無從在色彩上對情節(jié)和人物進行捕捉,看似壓抑,但是單就從黑白的畫風來講是不能表現(xiàn)出“黑暗”這一壓抑的大環(huán)境背景的,開始我覺得沒有血腥的黑暗在表達張力上是缺少決定性顏色的,但是看下去慢慢明白
【南京!南京!】木幡龍主演,某人對我說:你陸川,我說:你丫才陸川呢..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0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