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看完我完全笑不出來,更多的是覺得悲傷,而悲傷的點來自于他們一家人只能把自己所遭受的痛苦,一遍又一遍的循環(huán)演出,他們只能被迫的承受因為身份問題所帶來的痛苦,他們也想好好生活但是沒辦法只能像見不得光的老鼠四處躲藏,而真正罪惡的人,在所謂的“監(jiān)獄”里操控著“正義”,他們一家人所做的報復也像是在對自己的報復。雖然我這部片子確實將暴力所到來的快感發(fā)揮到淋漓盡致,整個片子細節(jié)承接還是很不錯的,但說實話如果一個片子將它定義成喜劇就不應該讓人覺得他是悲劇
其實這部電影的主角應該是那個老的教父,但是為什么我的關注點全在姐弟身上,第一次在電影里看到關系很好的姐弟,早上分別的拍手,中午吃午餐坐在一起互通消息什么的完全是我的菜啊。(希望我不是一個人)
總而言之,這部電影很有黑幫風格,不關是一家人的行事方式,包括最后的黑幫所謂的清場,感覺意大利黑幫什么的,都很模式化,對了,在此,也推薦一部電影《瘋狂美麗約會都》,拋開里面感人的祖孫情不談,里面的意大利黑幫跟電影里感覺都是如出一轍。啊啊啊,怎么寫跑偏題的感覺,不行,我得拉回來。
雖然里面的姐姐非常不幸,遇到了一個渣男,但是為什么最后沒有一點懲罰渣男的戲份,包括后來姐弟兩聯手反抗的戲份都很少,導演,你這是為了拍續(xù)集,埋伏筆,還是刪掉了很多,不過,如果出續(xù)集什么的 ,放心,我肯定回去看的,哈哈哈,記得多多凸顯姐弟兩的戲份哦。
(等等,剛剛發(fā)出去才發(fā)現,我寫的重點完全不多,而且思路這樣混亂,果然是我畢業(yè)論文一直被導師打回的根源,再說一次,里面姐弟兩感情很好,很萌的,希望有續(xù)集,弟弟能夠痛扁渣男什么的。)
這部電影或許是想告訴我們,即便是修煉成精的黑手黨,在日常生活里最需要的也是安全感。
就像發(fā)生在身邊的故事,影片里出現的種種細節(jié)都讓我感到格外親切。比如在凌晨時分看完這部電影之后,我去廚房的陽臺上看了看遠方的街道,路燈下有四五個身影正離開那個小區(qū)。我并不清楚他們的動機,所以在想象他們的下一步計劃時,總感覺會比電影還要精彩。
我最愛的電影是《殺手萊昂》,那也是我第一次正兒八經的欣賞一部跟黑幫有關的外國電影,后來就愛上了這種調調,開始瘋狂的搜尋一切好看的黑幫片。把好看的黑幫電影看完之后,最近兩年就沒再遇到過新的,直到這部《黑幫追殺令》——有趣的是,《殺手萊昂》的港片譯名叫《終極追殺令》,倒是一脈相承。
在看電影的時候,我試著從不同的視角去切入這個家庭,無論是優(yōu)雅干練的太太,還是手腳利落的兒子,抑或那兇狠卻又美妙的女兒……都不夠。最完美的還是那位儒雅的老爹,單獨把他拎出來拍成一部電影,都會是一部杰作。
羅伯特德尼羅演繹了一段多么奇妙的人生啊,除了當黑幫老大
處于平淡如水無人問津的生活當中,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也許是一種煎熬,可是對于那種經歷了大風大浪,追逐平靜生活的江湖大佬們來說,卻又是一個多么難能可貴的機遇。也許我們會羨慕他們的地位顯赫,萬貫家財,可是對于他們來說安全溫馨平靜的家園卻離他們如此遙遠。幸福是相比較的,有如上帝的安排,為你打開一扇門卻關上了一扇窗,你看著窗外美麗的風景卻不能享受大門的寬廣。你在大門里來回穿越卻永遠看不到窗子里那美麗的風景。得此失彼,這才造就了人們的生活。
電影是法國大導演呂克貝松自編自導的一部電影,對于擅長拍法國黑社會電影的大導演是否能將英語片也能拍出獨特的風格,這的確是擺在這位浪漫法國人面前的一個難題,雖然有大導演馬丁斯科塞斯坐鎮(zhèn)監(jiān)制,但似乎也并沒有達到美國大片的基本標準。雖然主打是一部驚悚喜劇,但多多少少有那么一點文藝片的影子,也許還是受到法國人性格的影響,讓這部黑幫片少了少許嚴肅的影子。故事劇情比較簡單,所要展現的內容也是比較小眾,除了令人想不到的怪異舉動影片并沒有十分出彩的地方
別惹我:與中國教育完全迥異的處事風格,不做一個老實被欺負的傻瓜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8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