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自私的。
不對,愛什么也不是,愛只存在于你我之中。
自私會滋生占有,從而變成一團火燃燒占有者的情感。
她燃燒了自己。
她會毀掉他嗎?會,但無法毀掉一個她愛的人。除非他愛她。
??梢詺?,海也是永存。
從導演的角度來看,我不太了解這個導演,但我更愿意扯上《洛麗塔》。這是一次神秘(主義),直覺(主義),或者人生無常,弱勢群體對哲學者的情感突襲。
也是一次“哲學”對哲學者的靈魂拷問。
而坐在沙灘邊的人,海浪不斷的撞擊,海聲不斷的撞擊。就好像在告訴他在向他證明:她愛你,你愛她。
17歲的問題少女愛上中年男老師,天雷勾動地火,一番欲海沉浮,一場歡愛纏綿,一出啼笑因緣,一幕人間悲劇。
小蘿莉來自一個混亂的家庭,母親有嚴重的精神病自殺成癮,父親長年缺席不負責任,她從小和哥哥們吸毒販毒,還賣淫——禁果分外甜,惡之花更迷人。沒有孩子的中年老師對她產生了又憐又愛的強烈感情,兩情相悅,兩性相吸。
男人有美麗不俗的妻子,沒有孩子,過著平靜而體面的日子,沒經受住聰明性感的小蘿莉引誘,動了欲念,欲罷不能。當家中電話剛開始莫名的響起,男人的妻子就說,你不許愛上她!他還很篤定:怎么會?她才17歲。怎么不會,面對年輕美好的身體楚楚可憐地主動送上門來,誰人能抗拒?
課堂上,老師的眼中已然沒有其他學生的存在,他的心他的魂都在那個豐滿的、柔軟的、雪白的小身體上,而且她還那么聰慧,對人生的意義,對佛洛依德,對生死,有感悟有靈性,讓這位哲學老師——情何以堪?
一樹梨花壓海棠,如果時空就此停止,那真是再美好不過,然而人生沒有如果。小蘿莉不滿足現(xiàn)狀,她要他離開妻子和她在一起——沖突出現(xiàn)了
電影很老 卻讓我覺得很真實。
“生命里有太多幻覺,我因為清醒而看不到任何希望?!?br>這是我最喜歡的臺詞。
17歲的她 雖然年輕 卻背負了太多的罪孽和絕望。
甚至他給的一點溫暖就讓她奮不顧身。
瑪蒂爾像她母親一樣死去 她看見了海。
他就是海。
看到最后還是哭了。
瑪蒂爾在那個逼仄的房間 坐在窗前看他上課的教室。
她知道他會來看他。
告訴他什么才是真正的別離。
告訴他 她如她母親一樣離去。
如同母親一樣充滿著欣喜。
以前很少看法國電影,幾近無聊之下看了白色婚禮,一貫法式電影的溫吞寫實,當時也沒注意是89年的片,竟然就這樣慢慢看完了,后來還知道女主是強尼戴普的夫人。。這片給我驚喜真不少,那時候她還真是年輕啊,而且像極了如今大熱的斯圖亞特,但比之多了份法國女人獨有的清冷。
一段禁忌之愛,也許一開始注定沒有出路,落得那樣的結局也是輸必然,瑪蒂爾一開始的乖張源于家庭與成長,獨居、逃學、嗑藥、狐朋狗友,那是一個自我放縱的世界,只是這一次那個嚴肅的老頭走了進來,他關心她的學業(yè),他插手她的交友,他為她奔走,因為是老師,便也無可厚非。只是有一雙習慣冰冷的手一時間捕獲到溫暖,便再也松不開了,她為他努力學習、她為他開始正常的生活,她向他訴說她的過去,她以為這就是愛了,她以為可以幸福了,可他卻不敢了,畢竟若以年齡賭愛情他會輸的很多,所以他退后了,她不信,她報復性行為幼稚卻很有效,讓他最后一次的放縱卻身敗名裂,輾轉異地。影片最后她跟隨他來到敦刻爾克,她一個人默默坐在窗臺上看著他上班下班,就像他一直在她身邊一般
這不是又一部《Lolita》,這和婚禮也無關,這是一出心碎而絕望的故事。
17歲的少女,臉色蒼白到透明,當她靜靜低頭,青色血管隱約可見,從她那光潔可人的小臉上,你實在很難想像她過去吸毒賣淫的混亂生活;
47歲的哲學教師,臉色沉郁,擁有固定刻板的生活、一成不變的習性,沒有孩子,從他不茍言笑的臉上,你實在很難判斷他到底是熱愛還是憎恨生活;
然后,他們相遇了,她對日常的庸碌表現(xiàn)出少見的聰慧領悟,她那么年輕就已經深深明白一切生活皆毫無意義,作為從事哲學教學的他被震撼了,盡管一開始他并不把一個小他30歲的女孩放在心上,然而,人生的拐點還是不以意愿地出現(xiàn)了。
一開始就帶著急劇而不合邏輯的步驟,她有一大群狐朋狗友,但她沒有關愛溫暖,他有風度宜人的妻子,但他沒有激情信念,他們跌跌撞撞地擁抱到了一起,如此急不可耐而充滿不可遏制的瘋狂,在任何一個能夠想像的地方,他們的擁抱和吻充滿了危險的甜蜜和飽滿的姿態(tài)。他們微笑了,在藍天下,在綠草中,影片呈現(xiàn)了少見的明快色彩。
她如此虔誠地愛著他,她想告訴他關于自己所有的歷史
《白色婚禮》愛,終究是孤獨的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34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