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圣城瓦拉納西,給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恒河邊燒尸體的事,那種駭人的場景只有西藏的天葬可以與之抗衡,很少有人至少我并不了解葬禮背后的那些老人和病人的經(jīng)歷。巴哈旺大飯店就是帶著大家了解印度人是怎么面對死亡理解死亡的。
進(jìn)入印度的感受,就跟劇情中的兒子帶著老爸入住巴哈旺大飯店的經(jīng)歷一樣,一開始各種懵逼,各種刷三觀,各種簡陋,各種驚悚,還會夾雜著時不時的憤怒不解,但一旦生活一段時間,開始接受設(shè)定,也會習(xí)慣,也會發(fā)出像家一樣的感慨。
巴哈旺大飯店刷新了一系列對于死亡的觀念。
你本是塵土,仍將歸于塵土——《舊約·創(chuàng)世紀(jì)》
初中語文考試最后寫議論文的時候,很喜歡用這句話當(dāng)做題記,然后再開始正文的寫作。我沒有看過圣經(jīng),也不是很懂這句話的真正含義,只是覺得這句話很有深度。
直到前年12月去了瓦拉納西,在恒河邊散步的時候,看到外套散落的一些白灰,拂了拂頭也有一些白灰掉落,看看遠(yuǎn)處冒著煙的石級碼頭,才意識到這是骨灰?,F(xiàn)在回想起來,也算是對以前經(jīng)常寫的題記有個切身體會。
“原來這就是死亡啊” 仿佛來到了恒河邊的瓦拉納西,就會對死亡有了更深的體會
瓦拉納西,恒河所在的圣城,也是印度教最古老的朝圣地。印度教教徒相信,恒河中能把罪惡洗去,要是能有幸死在恒河邊,在那里火化,然后骨灰撒入河中,便能洗去今生的罪孽,得到更好的來世,甚至能更早獲得“解脫”。所以,有很多虔誠的教徒都會往恒河朝圣,并于河中浸浴及在河岸冥想,以尋找救贖。以往關(guān)于瓦拉納西的電影和紀(jì)錄片,大部分都是從苦行僧,旅行者和宗教的角度去拍攝,但是《巴哈旺大飯店 》則是以朝圣者的角度去展開,這讓我非常欣喜。影片中,位于瓦拉納西的巴哈旺大飯店
【巴哈旺大飯店】Mother Ganga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27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