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似那個年代的電影,臺詞都很書面化,聽起來文縐縐的。比如,我不了解蝴蝶,我只是喜歡蝴蝶。開打之前,格斗雙方都要自報姓名,這是規(guī)矩。然后,打戲看起來很僵硬,沒什么美感。但相比投名狀之類的現(xiàn)代動作片,我更喜歡這種原始的感覺。因為看起來,它更接近小說本身,似乎在我們遙遠的古代,真的是存在這樣的俠客,也存在這樣的故事的。
僅有的幾場情色系似乎為了吸引票房,話說片中的女人,我怎么看都有三十幾歲,以今天的眼光看當時的化妝水準,實在是不怎樣。
因為《刺馬》和《白玉老虎》,才知道楚原和張徹,百度之后,才知道,原來楚原本也姓張。
再百度一下,發(fā)現(xiàn)70年代中國大陸的電影少之又少。我相信這種有情色電影鏡頭的片子在那個時代應該是不容許在大陸公映的吧?;蛘呒词构常蟾乓仓荒苁莿h減版。
套用 這部電影中的臺詞,我想說,我不了解歷史,我只是喜歡歷史。
我想,接下來,我該看看中國大陸70年代的歷史。
如果不是這部電影,古龍不會有日后的名氣,跟現(xiàn)實的江湖保持距離,錢少賺一點,酒少喝一點,壽命長一點。
1976年上映,這是古龍小說首次改編成電影。對照原著,劇本頗多刪減,但大致保留了原著風貌?!噶餍牵畡Α共皇且话褎?,而是三種意象:稍縱即逝的俠客 (流星)、情欲飄忽的女人(蝴蝶)、險惡的江湖(劍)。
在胡金銓的「空山靈雨」和「山中傳奇」失利之后,武俠片看似到了窮途末路,成天標榜忠孝節(jié)義、驅逐韃虜、或反清復明,已經無法滿足觀眾胃口?!噶餍呛麆Α官u座鼎盛,除了替邵氏開辟財路,更重要的,它闖出了新的格局,打造了另一個江湖。
比起傳統(tǒng)武俠(如「十四女英豪」),古龍算是自成一格的類型。人物性格復雜,風格詭異明快,時代背景模糊。不似金庸熟讀歷史,古龍憑著生活經驗來揣摩人性,靠著想象力揉捏他的江湖。在古龍的武林里頭,不知是哪個朝代,不見官府兵卒,地理位置也一概不清楚。妙的是,這般的故事背景居然能得到廣泛認同,彷佛人們對從不存在的世界有著某種共識。
品質炸裂的動作片 流星蝴蝶劍:76邵氏精華版,強化了流星,消失了蝴蝶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21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