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編劇不知道陳延年烈士的事跡,希望您去看一看《站著從容就義-陳延年》這本書。陳延年烈士犧牲時寧死不跪,被敵人亂刀砍死。而不是您寫的被敵人按一下就跪下去的軟弱青年!他的“六不”,是他為了革命為了信仰所做的個人選擇,不是被您調(diào)侃的談資!觀眾不討厭主旋律,只是不喜歡胡編亂造的電視??!尊重歷史,尊重革命先烈,很難嗎?這樣的獻禮劇,真的配叫獻禮劇嗎?!
1964年10月,我國第一顆原子彈在隱秘的角落——新疆羅布泊,成功爆炸。
1967年6月,我國第一顆氫彈試驗成功。
從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到第一顆氫彈爆炸,美國花了7年零3個月,英國花了4年零7個月,蘇聯(lián)是6年零3個月,法國是8年零6個月,中國只用了2年零8個月。
“兩彈元勛”鄧稼先的名字,如那朵響徹世界的蘑菇云一般,早已家喻戶曉。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是鄧稼先一生的真實寫照,他把短暫的一生都獻給了祖國,獻給了這份偉大的工作。
然而,在偉大的背后,更不容忽視的人物是鄧稼先夫人——許鹿希
以前總是不懂,為什么爸媽那一輩的人,總是對上一輩革命先烈們有那么特別的情懷和敬仰,直到認認真真看了這部《百煉成鋼》我好像終于明白了一些。
其實一開始會看這部劇純屬緣分,陪老媽看電視的時候不自覺跟著看了入迷。從前的革命主旋律劇集,好像大多數(shù)都是非常成熟的特型演員們,演技雖然是好、扮相也是真的像,但是實話實說作為年輕人來看的話,翻來覆去,老面孔的吸引力著實有限。百煉的選角就比較貼合人物的年齡,可能某些地方還擔(dān)不起形神兼?zhèn)洌珓僭诖敫懈?、共情力也更強?/p>
百煉成鋼
“百煉成鋼”一詞高度概括了中國共產(chǎn)黨的百年歷程。
有兩部電視作品都選擇以百煉成鋼為題,一部是記錄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一百周年的百集寫實微記錄片,另一部就是正在熱播的四十集近代革命歷史劇作《百煉成鋼》。
這部由毛衛(wèi)寧任總導(dǎo)演的電視劇,分為八個主題,創(chuàng)作人員突破傳統(tǒng)的模式,以八首為人熟知的時代經(jīng)典歌曲為主軸,再現(xiàn)了中國共產(chǎn)黨在發(fā)展壯大過程中歷經(jīng)的主要歷史階段,彰顯了中國共產(chǎn)黨人用生命和熱血鑄就的百年輝煌。
電視劇以革命浪漫主義的藝術(shù)手法還原了歷史的真實
《百煉成鋼》清越的歌聲,串起了故事的光和影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58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