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郁悶的人演的郁悶的電影。但還是讓你有笑的時候,像撒在地上的開心果,彎腰就可以揀一顆。只不過,笑過后會更加郁悶。
一個試圖找尋自己靈魂方向的女青年,主修哲學,結婚兩年,幾乎形同陌路。一個是對工作麻木被家庭捆綁的男明星,人到中年,而且危機,結婚二十五年,左手握右手。
故事不復雜,散落在東京曖昧的夜色里,在電梯里Harris第一次看見Charlotte,一群醒不來的人擠在狹小的空間里,彼此體諒克己地左搖右晃,Charlotte自顧自地一笑,疲憊還算燦爛,只是一瞬,只有Harris看見。
他們的房間里地面很高很高,一眼望下去,所有的寂寞都在那一望的角度里覆蓋了整座城市,整個夜晚。睡不著,這樣的兩個人總是睜著眼,匍匐著朝向黎明。等待天亮的過程很折磨人。她走動在東京的各個角落,廣角鏡般欣賞在這個陌生新鮮的城市,現(xiàn)代迅速,白天匆忙嘈雜,夜晚熱鬧隨意,是敞開的,是誘惑的。
酒吧里,Harris總是去喝一杯,有時影迷認出他,熱情談論他的影片,他藏起抗拒敷衍兩句。有時他用英語跟他身邊的客人滔滔不絕,沒人在意更沒人聽得懂,他反而很投入
迷失的人還會再迷失,
相逢的人還會再相逢。
一座城,總有一種撩動人心弦的東西,或許單單因為遙不可及的緣故,就這么簡單。
迷失東京,一座陌生的城市中兩個寂寞人的故事。
而我想說的不是他們如出一轍的寂寞,而是陌生。
與生俱來的陌生感,會產(chǎn)生被隔離在外的錯覺。
東京,除了電影之外,一無所知。直到有一天,我知道了H君住在東京后,似乎對這座城市產(chǎn)生了一種莫名其妙的親近感。
年少時期的懵懂情緒與那些不知愁滋味的青春日子,像極了珍藏已久,一本厚厚的心愛之書,依然散發(fā)著令人著迷的氣息。
這似乎就是時間的力量,把人心的薄膜一層層溫柔地剝離下去,依稀回到從前,上課時心猿意馬的想些少年心事,關于他好看的眼睛,烏黑的發(fā),以及神采奕奕的神情。
有人走來,有人離去。
去則存,留則忘。
馬達走了。很多人都在揣測他從高空墜落的原因,多數(shù)選擇他是自殺,有人說和他吸食毒品有關。我并不是他的影迷,只是在多年前,知道有這么個人存在,不紅,吸毒,拍了一部自己經(jīng)歷的電影,把那些傷口撥開,展現(xiàn)給別人看。是絕望
去過東京回來之后,又把這部電影看了一遍。
拜林夕和黃偉文所賜,在東京的行程就像是歌詞的尋訪之旅。 見到表參道就拜,見到二丁目就拍,見到松板屋就嘆,見到目黑就惆悵,見到富士山就內傷,地鐵指向代官山,仿佛有誰的面孔早已刻進站牌。而走過每一條二丁目,都會將路牌拍下來。在“分一丁目贈我”里,“丁目”,也許代表了幸福。這是一個身臨之前就被太多標簽和意義所概念化的城市。一座建在歌詞、旋律、電影之上的浮城。
而在電影里,夏洛特的眼中,一個陌生國度的浮光掠影,如同從窗戶的玻璃透出的晨曦微光,一點點地暈化開來。她從酒店的窗口觀望華麗堅硬的城市,去寺院看和尚念經(jīng),失眠的夜晚去游泳,學習插花,回到酒店對著電話哭泣。深夜一個人去酒吧里喝一杯伏特加。寂寞如影隨形,貫穿在無數(shù)拼湊的細小情節(jié)當中。
中年男人哈里斯到東京拍一組威士忌廣告。躲避無休止的家庭瑣事和平淡刻板的婚姻。語言的障礙使他隔離重重。他的寂寞發(fā)祥于一個中年男人生活里隱藏不住的太多細枝末節(jié),磨蝕著平和寧靜的心境。
這并不是哈里斯一個人的私人感受
【迷失東京】Just Like Honey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9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