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到有人形容yoshiki
“他就像一朵微微干枯的玫瑰,嬌媚中帶著頹喪,精致中帶著病氣,端莊優(yōu)雅和瘋癲的矛盾結合體?!?br>他在舞臺上不顧一切奔跑的樣子,就仿佛是玫瑰在枯萎前盛放到艷極,有著世間最濃墨重彩的燃燒的靈魂。
——————————————————
初試結束后才接觸X,也就一年的時間,但真的補了他們很多的演唱會和老資料。看的第一部樂隊紀錄片就是WE ARE X。我是一個從來不聽搖滾的人,聽得最多的是pop和純音樂。接觸這只樂隊也是考完試后閑來無事點進去的,endless rain
沒有父親的人
林佳樹,傳奇搖滾樂隊X Japan的創(chuàng)始人和領導者,被西方媒體稱為日本的大衛(wèi)鮑伊,在90年代X 的巔峰時期,他雌雄莫辨、華麗唯美的造型被譽為一代人間絕色。
據(jù)索尼時期X的制作人津田直士說,他初見林佳樹,出現(xiàn)幻覺,看到對方的胸前在流血。這就是20多歲的林佳樹給人的第一印象,一個充滿死亡氣息的年輕人。
林佳樹1965年出生在一個富裕家庭,4歲開始學習鋼琴,每年生日都會收到父親送的樂器作為禮物。父親經(jīng)營著一家和服店,同時也是個文藝青年,會彈鋼琴,跳踢踏舞。
1975年,林佳樹10歲時
「hide最懂Yoshiki」,看到這里忍不住淚目。hide作為X沉默的人,從來不說什么漂亮的話,但是你可以通過他在con上的一個皺眉、Yoshiki無意間說的「hide之前和我討論過這件事」這些細節(jié),知道他是個怎么樣的靈魂。不像明明身體不好卻堅持在舞臺上邊吸氧邊打鼓最后被奄奄一息抬到后臺的Yoshiki,hide私下喜歡傷害自己,但不至于發(fā)展到自殺的地步。所以當他「自殺」后,Yoshiki認為是意外事件,這是我高中接受的版本,現(xiàn)在聽到Yoshiki親口訴說,感覺很奇異,像是過去和當下終于被連接起來了。
hide是維系X隱隱之中的強力,隨著toshi的脫團,X暫時舉辦了「the Last Live」,不久后hide便發(fā)生了意外,仿佛告別Last Live的,不是toshi,也不是當初沒想過解散的X,而是hide,「沒想到,這是hide的最后一場演出」。
Yoshiki可以講很好的口語,但X到美國發(fā)展初期,他們的口語真的爛死了,在美國記者尖銳的提問之前,隊長Yoshiki的桀驁和驚慌一目了然,擔當、保護其他成員的樣子讓人動容?,F(xiàn)在X回歸,hide不在的X還是X,但無論如何,hide不在的X絕對不是那個X了
<圖片1>
或許這張照片會讓大部分人皺起眉頭,露出鄙夷的神情然后罵一句“非主流”。他們是X-Japan,“日本視覺系搖滾”鼻祖,他們對國內的最大影響,是誕生了一個叫“殺馬特”的族群,當年以星火燎原之勢輻射全國,演變成一種亞文化,迅速貫穿90后們的初、高中記憶,成為如今已到晚婚年齡的他們最想抹殺的一段過去。
于是在我所處的那段時空,X-Japan的真正光輝連同他們的名字一起被淹沒在了那段年少輕狂的荒誕不經(jīng)里。
不久前CEO推薦了《We are X》,一部關于X-Japan的紀錄片。
查資源的時候都說很催淚,以為我事先對X-Japan一無所知,這份動容就會減少,然而不然??粗粗屯涍@是一部紀錄片,來不及去體味拍攝手法的高低優(yōu)劣,全部的關注點都集中在TOSHIKI的話語上,他對死亡和痛苦的認識足夠我接下來的幾天都惶惶不知所措,無法自拔。
一個人創(chuàng)作出來的作品能反應出這個人的經(jīng)歷、信念、精神。TOSHIKI從生開始就在對抗痛苦。在還不了解“死”這個詞是什么意思的年紀,就直面了父親的自殺;他體弱多病,一年大部分時間都靠藥物維持
【我們是X】We Are X and...Pink Spider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61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