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說, 我并不喜歡看紀錄片. 尤其是這類擺拍而沒有多少紀實性的紀錄片. 3個吉他手在攝影棚里圍坐在一起聊天, 對音樂不感興趣的人來說更沒有什么吸引力可言. 3人的成就地位拋開不談, 就電影的角度來看, 如此隨性的安排布置, 聊天過程中穿插著零星的閃回和訪談, 完全沒有情節(jié)故事的東西對我來說看起來實在太累了. 我甚至沒有耐心從頭到尾一次看完.只有在Jack White講到他童年和家鄉(xiāng)的時候仔細回頭看了幾遍, (題外話, Jack White在3人中比較特殊, 我感興趣的是一個生長于80年代的底特律白人小男孩, 是如何在一個黑人文化泛濫的地方習得Blues音樂的影響)
每當鏡頭前臺下萬人合唱, 臺上吉他手們千嬌百媚, 手中吉他上下飛,意外的發(fā)現(xiàn), 這對現(xiàn)在的我來說觸動少了太多了. Stairways to heaven也僅僅讓我開大了點音量.換做5年前, 我不在屏幕前感動的*&^$%才是奇怪,
但是Anvil的偽紀錄片我卻非常開心的看完了, 而且刻盤保存(我有看完電影就刪, 幾乎不看第二遍的習慣), 不是因為Anvil的故事比他們3人更好更精彩, 而是影片中他們的故事是如此平凡. 平凡到你看著他們就會想到自…
I find this "documentary" to be dull. I had to fast forward to select the part where they really talk about their music.
Let me make it short, Jimmy page might have done way too many interviews, I totally understand, I mean if I were him, I would have run out of things to say, or just simply hate to repeat things I have told millions of times.
and I am not very into Jack White. I find his music too raw and moody. It's just me. But Tom Waits is raw and moody, but he makes a lot sense to me. Jack white definitely experiments with many ways to play a guitar, but that's nothing new, I think he just does it wrong.
The edge, on the other hand, is pretty amazing, The edge is underrated, his guitar playing is quite simple but amazing. He doesn't "borrow" from anyone else, but create a whole new way to playing.I like the way he always puts on this big smile to others.
The film-photography i…
看了吉他英雄,感觸好多。
我原本不過就是衝著jimmy page去看,其實沒有想很多。
片名雖然叫吉他英雄,但並不是再一次告訴我這些吉他手所謂的豐功偉業(yè)。卻是相當真實且完整的描述著吉他在他們的音樂中的角色,音樂在他們生命中的角色。觀賞者的角度不是學習,而是單純的欣賞與同樂。
裡頭有一段即興的搭配 U2的Edge突然說
糟了! 我突然發(fā)現(xiàn)我剛剛第二個和弦都彈錯了! 你們聽聽...
jimmy page 回了一句 shit!
三個人互相交疊配合,結束時互相大笑,看見對方彈的音樂與搭進來眼神的交會,那是種單純與美好。當然裡面其實有很多的談話,但都和吉他與音樂息息相關,一段談話的開始或結束,交錯著另一段音樂開始與結束。吉他到最後其實不太重要,他們只是一種工具。而我慢慢了解,他們?yōu)楹芜x擇這樣工具,如何使用這樣工具去表現(xiàn)他們想要的東西。
選的這個三個吉他手也很有意思
Led Zeppelin的Jimmy Page
U2 的Edge
The White Stripes的Jack White
對我而言,
Edge和Jack White剛好是一種強烈的對比。
Edge對於節(jié)拍非常精準,非常熱愛…
但是當一個講故事的人,真正的創(chuàng)作者,不斷賦予陳舊的生活以新的色彩是很有意義和趣味的事情。
當你創(chuàng)作的時候,必須全神貫注,眼望地平線。
吉他不是搖滾樂的全部,卻足以詮釋搖滾樂的靈魂。
我愛搖滾,但要我說我最喜歡搖滾樂的哪一部分,我還是會很自私的說——吉他。
我知道,單有吉他不可能創(chuàng)造出搖滾樂。沒有鼓就失去了節(jié)奏的快感;沒有貝司就缺少了音樂的基調(diào);沒有主唱,這個我認為搖滾樂當中最簡單又是最困難的部分,就缺少了樂隊的辨識度??晌揖褪窍矚g吉他,沒有理由。
It might get loud,這部電影的中文譯名叫《吉他英雄》。翻譯的人估計是個搖滾迷,看著Jimmy Page,The Edge,Jack White這三個人的名頭,給了個跟這英文片名毫不相干的名字。而這個英文名的取名者,也就是導演,居然根本就不是個搖滾迷,而記者問他為什么選擇這三個人時,導演還很搞笑的說了句“我也想找Jimi Hendrix啊”。話說回來,正因為這個導演并不迷戀搖滾樂,才能用這樣一種寫實甚至有點清新的方式表現(xiàn)出三位吉他大師的內(nèi)心世界。
花白頭發(fā)的Jimmy爺,略顯蒼老的Edge叔,加上依然有著青春活力的Jack,三個年齡段的吉他手,讓我不得不佩服導演的選人。
Jimmy爺出道于“披頭士年代”,搖滾樂剛剛起步,所有的…
【吉他英雄】我想買一支曼陀林!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82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