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那年》這部網(wǎng)劇是我女朋友下載后推薦我看的,當(dāng)然現(xiàn)在是前女友。剛看第一集的時候就被女主角的氣質(zhì)吸引力,她的神情、性格、動作跟我前女友很像,至少都是一個愛哭鬼,受到委屈了只是自己一個人默默承受。里面的陳尋是一個大大咧咧的人,樂觀,重感情,想到什么就做什么,我很喜歡他的這種性格。直到16集的網(wǎng)劇結(jié)束后,我仍然存在于《匆匆那年》的劇情里,腦子里都是方茴,陳尋。以至于我關(guān)注了何泓姍的微博,加入了方茴和姍姐貼吧,把她當(dāng)成我的新一代女神,到現(xiàn)在依然是。在那幾天,每次醒來,都是想著陳尋和方茴的故事,不悔夢歸處,只恨太匆匆。
一直希望《匆匆那年》可以再出續(xù)集,補缺方茴和陳尋以及觀眾的缺憾。今天看到《好久不見》以為就是《匆匆那年》的續(xù),二話不說就打點開網(wǎng)頁開始追劇了。雖然剛開始人物演員全部都換掉了。但是心里面的那種憧憬依然還在。于是一集一集的看了下去,看到陳尋和方茴復(fù)合了,但是這才播放到第四集,我知道整部劇是有16集的,于是我心里有了不好的預(yù)感。果然到了第七集,陳尋又要和方茴分手了,看到這我就開…
我沒有看過《匆匆那年》的原著,卻看過同名電影和電視劇。對電視劇的印象更為深刻一些,那里面的演員雖然名氣并非很大,卻很深刻的刻畫出了劇中的人物性格特征。因此在播出后,受到的好評要多于苛責(zé)之聲。
去年年底,搜狐又播出了《匆匆那年》的續(xù)集,名為《匆匆那年:好久不見》。目的呢,自然是為這段三角戀譜寫一個結(jié)局。作為一部網(wǎng)絡(luò)劇,整套演員換了一波,你可以說這是誠意不夠,你也可以說這是能理解的。劇情和結(jié)局算差嗎?時間跨度未免有些大,把一段80年代開始發(fā)生的感情故事,慢慢順延到了2015年。那時的陳尋、方茴、喬燃都多大了呢?你們自己扳扳手指算一下吧……
<圖片1>
《匆匆那年:好久不見》的開篇,喬燃在日本的街頭邂逅方茴。然后,又開始了一段尋找的旅程。
如果方茴沒有選擇回北京,那陳尋和沈曉棠就會順利成婚,過上和普通夫妻一樣的生活。陳尋依舊會時不時思念起方茴,那是對于他來說一段專屬的回憶。他依舊會感到遺憾、甚至懊悔。但那又怎么樣呢?他不會像喬燃那樣傻傻等待下去;取而代之,他會過上普通人一樣的生活。多年以后,陳尋的孩子…
【匆匆那年:好久不見】是好久不見了,但是,能不能有點誠意啊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76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