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午休去看的,下著雨,整個影廳里居然只有我一個人,燈黑下來時突然有點害怕,獨自坐在黑洞洞的大廳里對著閃爍的大屏幕,還好不是看恐怖片,當時我想.
去看一部電影總是要有點理由,為喜歡的題材/喜歡的演員/還是喜歡的導演?反正我是為了鄭保瑞。我不懂什么銀河風格,但看完后我覺得我沒失望。
作為一名車技巨爛的女同胞,我是沒有多愛車。但我喜歡電影里的那種感覺,陰沉的街道劃過一輛馬達低鳴的汽車,黑暗中突然亮起的車燈和發(fā)動機的轟鳴,一種馬上要發(fā)生什么的緊張感掌控全場。這里的車不再是好萊塢大片里那炫耀的道具,而是殺手般的隱匿和突襲。這里的車手,比的不只是技術(shù),還有智慧。
黃秋生/余文樂/郭曉冬,三位主演也只能算是合格完成了表演,這也不怪他們,因為這部電影的主角本來就不是人,而是車。但在鄭保瑞的作品里,無論人還是車,都一樣的陰郁/兇狠/充滿張力。有時你說不上為什么喜歡一部電影,其實就是喜歡它與眾不同的感覺,這就是電影的氣質(zhì)。
近期,或者說近幾年,好看的香港電影早已不多,《車手》無疑算一部好看的香港電影。風格特立的鄭寶瑞搭配杜琪峰、司徒錦源為首的銀河映像制作班底,香港電影最慣用的雙雄對決,標榜的飛車大戰(zhàn)以及情義寫照,成就了這部精彩的娛樂電影。
個人感覺,鄭寶瑞的風格跟銀河很搭調(diào),早年間無論是恐怖片《熱血青年》系列還是暴力色彩濃重的《狗咬狗》、《愛·作戰(zhàn)》等片無不肅殺冷峻,氣氛漠然,靠層層劇情的解扣直擊觀眾內(nèi)心。而入籍銀河之后的作品《意外》則是在自身固有的偏執(zhí)與懸念風格下又融入了銀河映像常見的宿命與心魔,可稱驚艷,鄭寶瑞完成了一份真正令觀眾“意外”的答卷。作為香港新生代導演,如今40歲的鄭寶瑞早已不算新人了,與銀河映像的合作,在前者集體創(chuàng)作主導風格的情況下,老鄭自己固有的套路更能為電影增光加色,乃是雙贏的結(jié)果,這也就是杜琪峰當年為什么要主動找到鄭寶瑞拍《意外》了。而這部《車手》雖為銀河映像制作,但總體不算銀河電影,但就因為有了銀河的協(xié)助,加上自己對劇情張力的駕馭,也使得這部娛樂片變得十分有“料”。
說實話,想去看這樣一部電影是因為對這個行業(yè)的陌生。
話說,我去看了之后,只看到了車,和如何開車,如何秀漂移。
這樣的題材確實不能拍出有更精彩情節(jié)的電影么?抑或是導演并不是要以情節(jié)取勝的。
配在香車身邊的美女總只是拿來觀賞的,電影里的美女都是拿來當花瓶擺的,也或許是因為他們并無甚多演技,也只好拿來當花瓶。
最為出彩的還是黃秋生大哥,我想他是導演拿來當這部電影支撐用的,也確實達到了導演的目的。
整部電影看的人昏昏欲睡,不知是否是因為安排的時間太晚,所以大家都已困頓不堪。
最大的亮點還是能看到電影中的角色出現(xiàn)在現(xiàn)場,給大家一些接觸真人的機會。黃秋生大哥依然是最大的亮點。
對不起,只能聊聊幾筆,也許,我并未能真正理解這部電影,抑或是我才疏學淺。
在觀看《車手》前,無意間瞥見一篇關(guān)于銀河新生力量鄭保瑞的采訪文章。大致說他,堅持電影的如此不易?!队旯方o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電影是個造夢的過程,從古到今。而有多少人能步上或者大步向前行在這條追夢的路上呢?
之前,很少關(guān)注過鄭保瑞和他的電影,看過的也是屈指可數(shù)。直到上大學時,下了一部《意外》的電影?!兑馔狻穼τ谖叶?,真是一份意外的驚喜?;野档漠嬅?,簡單干練的臺詞,內(nèi)斂不浮夸的演技,復雜清晰的劇情脈絡......最終以“銀河映像”式宿命論收尾。本以為鄭保瑞將承襲杜氏電影的衣缽,沒想到他踩完威尼斯紅地毯沒多久,就去拍大制作《大鬧天宮》。同為B級片怪咖的邱禮濤一樣,隨性而行,樂得自在。只是,對于銀河迷的我們來說,或許是一種小遺憾,或許是一種格外的期許。
《車手》與銀河片最大的相似之處就是這也是一部徹頭徹尾的男人戲,女人只是襯托、突出男性角色的人格魅力而已。影片由年長的警察和年輕的警察組成追車二人組來展開敘述
關(guān)鍵詞:余文樂——酷帥,黃秋生———老辣,郭曉冬——驚喜,錢嘉樂———專業(yè)。好吧,一部影片怎能不提導演——鄭保瑞,個人認為他是新派香港導演中拍片最“硬”的人,匠氣十足同時充滿質(zhì)感,只是敘事功力有待提高。
整片港味濃厚,劇情爛俗,但依然不影響觀感,因為車戲是在太棒了,全部真功夫,無電腦特效那些忽悠人的的東西。就像大部分人看時裝展一樣,并不在乎套在模特身上的衣服是多么華麗或者精巧,只要那菇?jīng)鰤蚱?,身材夠火爆,就滿足了。
車手:看的晚,總體還不錯,細節(jié)不到位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9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