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心里不平衡,劇版影版我都懟。你們既然都拍了抄襲的書,那就別指望能把自己的責任撇干凈,沒做好職責之內(nèi)的市場調(diào)查,還要怪別人啰?!別扯什么努力論,這個世界上的每個人都在努力的生活,而你們,只不過做了自己的本職工作而已。啊不對,如果沒有市場調(diào)查,那你們是連本職都沒有做好,工作做不到位,還談什么努力?
前情略過,大家都知道唐七抄襲了。
從時間軸看來,曝出抄襲丑聞在前,翻拍抄襲劇在后,而且早在唐人買版權(最終沒拍)時期,知乎就已經(jīng)有人說這本書水分極大,不建議翻拍
《三生三世》華麗謝幕,贊美的、詆毀的接踵而來,所有的熱鬧都因為大家的關注太盛。今天,不想說抄襲,不想說IP,不想說奇幻小說,不想說神仙道教,只想安安靜靜地聽完《三生三世》和《涼涼》這兩首歌。這兩首歌是屬于《三生三世》的,已烙上了所有劇情。它就是一部愛情片,愛得義無反顧,愛得傷痕累累,愛得蕩氣回腸。
不得不說,我被它打動了,看哭了不知多少次。
第一次哭,夜華為了假死,與凡間的素素長相廝守,在與鮫人族大戰(zhàn)時險些丟了性命。假死不成,重傷在身,他絲毫不覺得疼,只是千萬種無法赴約的懊悔焦灼著心。
第二次哭,太子夜華和凡人素素這段有太多委屈的愛情,終于在夜華親自奪取素素雙眼時抵達了矛盾的高潮,一面是處心積慮置素素于死地的天君和素錦,一面是心灰意冷受盡折磨的素素,夜華縱然再隱忍,縱然再縝密,縱然以再快的速度登上太子之位,也追趕不上一顆涼透的決絕的心了。兩個相愛的人甚至沒來得及說一句“我愛你”,就這樣匆忙結(jié)束了。
第三次哭,素素死后,夜華終日守著結(jié)魄燈
(多圖)以前我一直覺得所謂腦殘,不過是些有手機的小學生,心智尚未成熟,長大了受了教育就好了,但是當這種言論從自己身邊的同齡人口中說出來的時候我還是震驚了一下。
電視劇在家里看了兩三眼,對于演員的顏值欣賞不來也不說了,尤其是楊冪那鼻孔,我的天!我說這是尬劇直接被反駁了,沒錯,原因是好看,演員好看,服裝好看,場景好看,倒沒聽說演技好看。
我是不是落伍了?我是不是該修正一下三觀才能趕上這個時代?
以下是更新內(nèi)容:
這些截圖是我在微博上看到的,一部分“回懟”“抄襲說”的評論
這部電視的,女主要演技沒演技,在劇里的造型丑爆了,發(fā)際線高到天際,男主叫夜華????你在逗我嗎?還不如叫夜叉好了,女主演技顏值不在線,男主顏值不在線,而且拍這部戲時,女主也沒有很用心,經(jīng)常用替身完成戲份,最最最重要的是這部小說是抄襲,然而男女主為了賺錢連基本的道德觀都沒了,抄襲小說改編的電視都拍,所以抵制這部爛片
最近看了幾部別的電視劇,打發(fā)時間,過程也會有幾幕挺甜蜜挺感人的,不過還是看過就忘了并不會有想點開看第二遍的想法。于是又重溫了遍三生,劇剛播完時也看了幾遍,總覺得內(nèi)心放不下,總是惦記著,細細品味著劇中出彩的細節(jié),聽著《涼涼》腦子會自動清晰浮現(xiàn)出劇中的經(jīng)典畫面。此劇就是有這樣吸引人的魔力,我想這就叫做深入人心吧!劇雖稱不是完美無瑕,卻也算得上近幾年電視劇里的良心上乘之作了!喜歡劇中古樸素雅仙氣十足的服飾造型,喜歡劇中與劇情完美契合的音樂歌曲,喜歡劇中高度還原小說的經(jīng)典畫面
玄幻長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終于進入了毫無懸念的大結(jié)局,我和眾多劇迷們也如夢如幻地共同經(jīng)歷了N萬年的滄海桑田,想來也恍如隔世,“四海八荒”已經(jīng)成為了新的流行詞,它無疑勾勒出了一個架空且遠離殘酷塵世的“桃花源”、烏托邦。整個故事圍繞著女主青丘狐帝幺女白淺的成長歷程展開,即她的“愛情”主線,最后必然經(jīng)過各種劫難(情劫)找到摯愛,并終成眷屬,于是女主便完成了個人對于幸福的救贖,實現(xiàn)了完滿。這一敘述框架其實是典型的少女版“教育小說”(Bildungsroman)。
教育小說或教養(yǎng)小說(Bildungsroman)這一概念出自德國語文學家卡爾·摩根斯坦(Karl Morgenstern),它屬于成長小說(coming-of-age story)的一類,產(chǎn)生于啟蒙運動時期18世紀末的德國,以歌德的《威廉·麥斯特的修業(yè)時代》(Wilhelm Meisters Lehrjahre,1795-96)為代表,通常以一位年輕男子為主人公,描述了他在其成長的過程中“和周遭世界不斷發(fā)生的沖突”。因此教育小說必須兼顧了人物傳記和全景描寫。它需要勾勒出一條主體式的歷險之路,一種個體的傳奇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好看的奇幻片 只是普通觀眾的一點想法,分數(shù)逐步上漲,覺得挺欣慰的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3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