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陳舊,真實而又清新的文藝片,是一部關于女人的史詩,三個不同時期的女人,都聰明伶俐,學習成績都相當優(yōu)異,這對于他們本身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但是花雕因為愛情和婚姻,以及家庭變遷未能去念大學,女兒秋妹因文革期間遇到家庭成分問題也與大學失之交臂,但是外孫女順利考入大學后反而主動退學。
剛出生的花雕,父親便為她藏了一壇新釀的“女兒紅”酒,象征著父親對女兒滿滿濃濃的愛。在濃濃父愛中長大的花雕,像一朵璀璨明媚又純情的花朵。年輕的她,在見到酒坊新來的年輕畫工阿藕時就芳心暗許了?;ǖ竦膼矍槭菬霟岽竽懚L久的,她奮不顧身與他結合;愛情的到來是滿心喜悅的,但同時也面臨著她人生的轉折點——父親大怒,棒打鴛鴦,接著老父去世,留她一人獨守酒坊,成了一位堅強自立的單身母親。哪怕一個人要忍受幾十年的孤寂,她也不忘最初的那個人。這悲情有很大一部分歷史原因,生在舊時代,從親家憤恨地收回彩禮就可以看到,未婚先孕在當時是大忌。
女兒秋妹因為這樣的命運心里對母親是怨憤的,不滿的
塵封幾十年的女兒紅,亦是塵封幾十年的中國,終究迎來了開啟的時刻。
一壇女兒紅,關聯(lián)了三代人的命運。封建,內(nèi)戰(zhàn),解放,文革,開放,小人物的背后是時代的洪流,無不裹挾著前進,個人的悲喜也帶有時代的烙印。女兒紅開壇的時候,也是新中國騰飛的時候。
影片類似于茉莉花開,三代的人命運看時代的發(fā)展變化,著名的著作都能從個人身上發(fā)現(xiàn)時代的變遷。
一壇酒,三個女人的命運。
時代變遷,年輕貌美的花雕成了人老珠黃的老奶奶,秋妹也是中年婦人,而陳飛正是花一般的年紀,貌似女人的命運都是20為分水嶺,她們誰都沒錯,不能說因為年輕犯了錯誤,造成悲劇的命運,這也與當時所處時代有關系。
一壇酒,那是花雕的父親老酒王對女兒莫大的愛,這份愛伴隨著那壇女兒紅隨時間沉淀,越發(fā)醇香,也有可能是那份愛太沉重,造成了秋妹和陳飛都沒享受過父愛,所以,母愛和那壇女兒紅成了全篇的主題,做母親不容易,做沒有父親孩子的母親更是不容易,花雕一直堅守著她的愛情,等了阿藕一輩子;秋妹叛逆母親,草率嫁了人,從此與愛情無緣;陳飛年輕新潮,和母親關系也不好,有一份不穩(wěn)定的愛情,但時代不一樣,沒有門第之說,沒有成分劃分,更不用從一而終,所以陳飛最終沒形成感情的悲劇。結局是大歡喜,大團圓,但作為女人,作為母親,吃的苦,熬的痛,并不是喝下那杯女兒紅,就可煙消云散。
作為女人的我,媽媽和外婆,我的生活,我們這三個女人,我們都是普通人
婚姻象征著女人的第二次生命。常言道:“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女人讀書就壞事”、“頭發(fā)長見識短”等等,我們可以窺見在男權社會里面,女性那僅存的社會地位和被男人掌握命運的悲哀。
但是,就算是在舊社會,也不乏勇于追求愛情、堅守愛情的女子,像梁山伯與祝英臺,就算是棒打鴛鴦也要堅守在一起。父母的反對,時代的政治因素和經(jīng)濟因素都可能摧毀一個女人一生的夢想,不管是求學還是婚姻。相比之下,女人的堅守也好,妥協(xié)也好,都那么地不容易。
《女兒紅》出品于1995年,謝衍導演,周迅、歸亞蕾、顧美華、王琛等主演,主要講述了一壇女兒紅從釀造到開壇,經(jīng)歷了三代女人的命運,在求學與婚姻上遭遇的變故,從堅守到妥協(xié)到任性,從喜歡喝酒、造酒賣酒的周花雕到滴酒不沾的鄭秋妹,再到喜歡喝洋酒,開酒吧的陳飛。她們是祖孫三代,卻性格迥異,對于酒的態(tài)度也不一樣,但這壇釀了70年的女兒紅把她們深深地連結在一起。
周花雕,出生于紹興十里酒坊的周家,是老店王寵愛的大小姐。從出生開始,老店王就為她釀造了一壇女兒紅酒,封在家里的墻洞里
【女兒紅】一壇酒的命運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5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