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對于自己所鐘愛的執(zhí)著。尤其當女主勸室友時說別忘了你自己是誰,舞者,就好好去做一個舞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標簽,你給自己定義的第一個標簽又是什么呢。你曾瘋狂的執(zhí)著和付出過嗎。
第二,沉浸在男女主那種浪漫的感情氛圍中不能自拔。尤其當女主第一次見到男主兩個人相見恨晚惺惺相惜的眼神,很讓人動容。
第三,人物電影里透露出的坦率熱情。當女主第一次見到室友時的熱情,女主建議男主參賽時的直接無一不觸動著我。可能越缺失什么越在意什么,什么時候能不那么拘謹不那么緊繃那才能更自我。
舞蹈很棒,有人說結尾舞很無聊,求求你了,這已經(jīng)超級好看了,你只能看進去街舞那種類型的才覺得算精彩的別在這里秀了。
不過題材其實有點尬,跳舞的時候有人在旁邊拉琴斗琴真的怪怪的,但是實際上演出效果都不錯,男主存在感稍顯薄弱。
但是唯一不喜歡的是女配。首先他給女配分配了大量鏡頭,但是并沒有成功塑造出女配的形象,只停留在很膚淺的表面,導致這個人物沒有魅力。這個女演員在金剛狼2里明明演的超級好,在這里的演技和臺詞非常浮夸和尷尬,關于她的鏡頭大多加的莫名其妙,十分流水賬
很久沒有看過這類題材的美片,看完之后,我的第一感覺就是,中國沒有音樂藝術(民俗音樂藝術除外),理由很簡單,無論源自于西方的芭蕾舞現(xiàn)代舞還是街舞,在中國文化思維的擠壓下,很難提現(xiàn)出西方各類藝術的內(nèi)涵。藝術、狂野、古典與創(chuàng)新融合,均無法在國人身上提現(xiàn),而大家看到更多的是,小孩一早就被家長送到各種各樣的藝術培訓班,培訓藝術天分。而為了讓各種各樣的藝術天分,有一個可以炫耀的等級,又滋生出各種各樣的藝術等級考試。
而在各種各樣應試式,藝術素質(zhì)培訓底下
所有動圖在微博上。
年初看到這部片的預告時我很心動。同類的電影要出新很困難,大多都在編舞上創(chuàng)新。這部影片提出了對于音樂藝術的思考。就好像不同的派別一樣,你是古典派的?還是流行派的?古典的就一定經(jīng)典嗎?流行的就無法成為永恒嗎?古典和流行是絕對隔離的兩派嗎?兩派無法兼容嗎?兩派孕育出的音樂雜交會打動人心嗎?。。。另外此片還是對才能和家世有了一些涉及。在人才濟濟的紐約,能進入頂級的音樂學府學習器樂、聲樂、舞蹈等表演藝術學科的學生們大多非富即貴、或出生世家
真的覺得這部電影的名字首先毀了這部片子 實在搞不懂什么叫…舞力重擊 乖乖起一個文藝點的小名字不好嗎。。
然后我想 大概這男主是觸犯了天條吧??怎么長得一副人畜無害帥到?jīng)]朋友的臉 又拉的一手好琴 那渾然天成的憂郁氣質(zhì) 就是好像看起來性格不太好 演技好像有點尷尬 哪里都搜不到這個帥小伙 大概不是個有名的演員?
媽蛋還裸著彈琴 看那太上老君不收了你這妖孽……
這類美式的青春片之前也看過很多部,但通常只有兩大類:舞蹈、音樂。我們可以想想,為什么會是這兩類,答案其實顯而易見。即便從劇情中我們也能得出,往往有激情、夢想的年輕人,沒有深厚的背景和優(yōu)渥的工作。音樂和舞蹈不僅富有極強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也是沒有門檻的。我們在觀看這種電影的過程中,一方面可以欣賞其中的舞蹈、音樂,一方面也可以看到年輕人依靠天賦向他人、社會規(guī)則甚至自己挑戰(zhàn)的勵志故事,當然青春片是少不了愛情的,也許我們可以從這份愛情中找到過去、向往,說不準也能看到另類的對愛情的詮釋。
但假如僅僅是這樣,此類最好的影片也得不到太高的評價。對于藝術來說,展現(xiàn)矛盾是突出劇情,升華思想,引人思考,觸碰情感的。沒有好點子就無法成功,這應該成為常識,即便你擁有激情、價值觀和夢想。大多數(shù)青春片價值觀都不能很好的體現(xiàn),更遑論好點子了。假如有,我想電影算是合格的青春片了,若要做得優(yōu)秀,恐怕需要在這兩點上多多下一番功夫的。
舞力重擊:原創(chuàng)就是進步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33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