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Ginger'和'Fred'面前,我的眼淚不值錢
當羅馬變得雜亂無比,叫賣紙巾的人不絕如縷,各種物化女性的廣告鋪天蓋地的時候,它就已經(jīng)不再是當年的費里尼鏡頭下的羅馬了。所以當Amelia和Pepo以不合時宜的優(yōu)雅闖進充斥著足球、流浪漢、侏儒、異裝癖、通靈者的世界里時,顯得是那樣的格格不入。當所有的一切都能被放進小小的盒子里,作為一種獵奇的元素成為持續(xù)吸引早已離不開電視的觀眾的不竭動力時,似乎這些東西也已失去了其本身的意義變得輕浮了起來。光怪陸離的大舞臺,輪番上陣的“小丑”
1986年的法國,出現(xiàn)了一部中文譯名為《舞國》的電影。而無論是該片的意大利原名還是英文譯名都與“舞”和“國”兩字毫無關系,影片中也未能體現(xiàn)出任何與“國”字有關的情節(jié),因此這一個中文譯名無疑是偏離主創(chuàng)原意的。一部費里尼的晚期作品卻被賦予了昭和和川端康成的色彩,這種電影譯名雖然優(yōu)美,但是給人的感覺就和《鐵金剛》(007香港譯名,臺灣譯為《第七號情報員》)等港臺電影的譯名一樣。
電影的意大利名《Ginger e Fred》的和英文名《Ginger and Fred》倒確實是同一個意思,也就是:姜和弗雷德
人對于歲月時光的感觸,全世界是共通的。
關于費得里科費里尼,《舞國》是我看的第二部作品,世人對于這部片子的評價是他所有作品當中最容易理解的一部,查看作品列表,1986年的作品也的確是費里尼的創(chuàng)作晚期。兩位主演茱莉艾塔瑪希娜和馬塞洛馬斯楚安尼一位是他妻子,一位被稱為他在熒幕前的化身,我想費里尼想做的一個是緬懷過往的美好歲月,一個是向世人回擊。
故事的兩位主人公Ginger和Fred曾作為踢踏舞伴在全國巡演,隨著演出結束,兩人各自成家,25年,因為圣誕的電視節(jié)目再次聚首,本想著在舞臺前再次找回往日的風采,卻發(fā)現(xiàn),隨著電視大眾消費的普及,他們只是整個節(jié)目中無關輕重的一環(huán),在經(jīng)歷了各種啼笑皆非的事情之后,兩位老搭檔還是完成了自己的表演,演出結束后,雖然各自都被對方感動,卻還是踏上了回家的歸程。
最近看了一篇關于李宗盛的專訪《文創(chuàng)不在產(chǎn)值,而在感動》。在訪談的最后,李宗盛說:以前在滾石,他說這是一個偉大的行業(yè)。而現(xiàn)在,大部分人都看不起我們,覺得我們是小丑。一講到歌手、藝人,都用很廉價、很不堪的文字來描述,對
誰能想到費里尼兩大愛將,一個他老婆朱麗葉塔馬西納,一個他銀幕上的化身馬塞洛馬斯楚安尼,居然在86年上映的舞國里,第一次合作,也是唯一一次合作,加上這是導演的最后幾部長片了,頗有一些總結、告別之意。
永遠魂牽夢繞的馬戲團,搬到了電視臺的直播舞臺上,那個直播廳搭的霓虹燈,美輪美奐,那么炫目,又很高雅與藝術。以前在室外圍繞著一群演藝人士的眾生相,也換成了室內(nèi)幕后等待時的場景。兩大主演三十年未合作,男主跳不動了,女主也需要戴假發(fā)套,但不變的還是些許關心與默契。
一切變了
在百老匯和美國流行音樂的全盛時代--也是廣播、夜總會、偉大歌手們的黃金時代--即使在戰(zhàn)爭的正中,那時候的娛樂和表演形式也洋溢著一種舊日獨有的優(yōu)雅、華麗。最重要的是,那個時代的表演藝術,是直面觀眾的。是哭?是笑?表演場所里的氛圍熱不熱鬧?當你表演作出時,下一秒就會得到這些反饋。這都需要演藝人員的即興,需要他們的熱情和感染力,需要他們維持自己的專業(yè),而就像馬西納說的,他們也應該為此得到尊重。
這部描寫30、40年代的電影正是從第一秒起
費里尼我一開始覺得他不會拍悲劇,所以看什么都是沒心沒肺的,看著大人物小人物鬧哄哄亂成一團,好像一場節(jié)日祭,唯一稱得上悲劇的,恐怕就是卡薩諾瓦最后變成廢柴,在某貴族的宮殿里抱著假人翩翩起舞(那個宮殿我見過喲)。
但是這片子在我沒有心理準備的情況下,利用結局嚴重的打擊到了我,令我郁悶了整整一個禮拜,也徹底改變了我對費里尼的印象。
劇情比較簡單,有點喜歡裝b的juliette年輕時和花花公子marcello倆人是搭檔跳舞的,模仿美國著名的踢踏舞組合,那還是相當紅火的;后來juliette嫁人,marcello還繼續(xù)浪子生涯。然后倆人70歲,被綜藝節(jié)目挖出來,(意大利版《藝術人生》)于是倆人又重逢,又一起跳舞。然后重新萌發(fā)愛情。
整部劇情非常輕喜劇(類似白酋長那種),有好多地方看得忍不住要笑出來,倆人跳的舞就是講什么戀人分別然后去火車站深情挽留終成眷屬的,結果最后倆人依依不舍的在火車站告別,音樂響起,我以為就要大團圓,鉚足了勁看marcello發(fā)揮余熱追火車的時候,字幕出來了....我當時傻眼了,于是等,等到字幕出完看有沒有什么東西
1986推薦,舞國—感情不應該只有年輕易燃這一種形態(tài)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31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