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告訴我們一個關(guān)于這部紀錄片的數(shù)據(jù)。
該紀錄片發(fā)行后,有三個人,是確實因為看過這部片后才決定要跳橋自殺,也因此而過世。
但從長期來說,《金門大橋》阻止了約兩百人跳下這座橋。
隨后教授問道,這部記錄片打從一開始,該不該出現(xiàn)?
從數(shù)據(jù)上說,這完全是可行的。三個人的去世以及兩百人的生命,比都不用比,也可知孰輕孰重。但是,那三個人所在的家庭,也因此承受了或者他們本不用承受的痛苦。他們的難過不會因為有兩百人得救而被減輕,他們失去的就是永遠所失去的,從今往后不能再見到愛的人。
那節(jié)課是教授特意騰出來開的自殺專題。紀錄片只看了片斷,我們吵了一個多小時,有人說這是他們的權(quán)利,有人說這對被留下的人不公平。誰都說服不了誰,沒有爭出個結(jié)論來,教授最后說,如果預防自殺是不必要的,那她這輩子都在為了什么而奮斗?
一個多星期后,我的二姨丈自殺過世了。
我和二姨丈見得不多,二姨見得多些。只知道他是好人,有時和他聊天,他會問兩句學業(yè)辛不辛苦我問兩句小侄女的事。他會經(jīng)常帶大包小包的家鄉(xiāng)土產(chǎn)給我們,每家人都照顧到。每…
舊金山灣的海風吹拂著他的長發(fā)。晴空萬里,藍色汪洋波光粼粼。
一切都已決定。
那個一切都是黑色的男人站立在金門大橋的欄桿上,不足兩秒鐘的時間,便縱身一躍。
鏡頭跟進,男人從高處落下,最后在最低處,猛烈的撞擊海面。
海水飛濺。人已消失不見。
一些海鳥若無其事的飛過,海面迅速恢復了往日的平靜。
金門大橋上依舊會是一派車水馬龍的繁榮景象,依舊會有快樂的游人想問能否幫他拍張照片,在夜晚,這里依舊會發(fā)出溫暖的淡黃光芒。
那個高速運轉(zhuǎn)的城市里還會有著塵世間永不可避免的愛恨情愁七情六欲生老病死。即便人們不停的訴苦,不停的想要逃避,可又有幾人會如此而為?是的,我們都相信這是在劫難逃的事情,而且我們無處可逃。
正因如此,所以一直很尊重那些自尋不歸路的人們,無論是The bridge里的24位自殺者還是頤和園里的李緹又或是現(xiàn)實當中每一個被常人覺得神經(jīng)病的自殺者,他們像是開個玩笑卻又如此真實?;恼Q與壯烈并存在他們活著的最后一個動作縫隙中。
死亡的氣息不斷逼近,飛翔的感覺到處四溢。
每一個自殺者或許都只是飛翔。即便代價太大。
“人人…
這部片看下來,覺得金門大橋是挺值得一跳的。無論想不想自殺,都挺想去考察一下。
片中的黑衣長發(fā)男是主線。死前也很有姿態(tài)。其他跳海者或倉促,或遲疑,至少都先翻過不高的欄桿,看一看身下的海。而黑男在橋上走了幾個來回之后,反身坐在欄桿上。他身邊的三五游客也未覺察什么。然后他手一撐,利落地在欄桿上站起,身體后傾,筆直地下落,十分干脆。如同一臺黑色直升機,他的身體在空中展開雙臂,隨即落入海中。這個片斷我回放了數(shù)遍,冷色的海面,在他墜落之后一群海鳥飛過,簡直如同電影。霧氣中的金門大橋,的確有天堂入口的味道。
至于對死者們的追述以及人文關(guān)懷,我無心多說。一旁觀者說,“她在臨跳前的遲疑,讓我覺得她需要幫助?!闭驹谒劳雒媲暗娜?,是求生還是求死,旁觀者一目了然。而那些死意堅強者,并不需要多余的聲音。
我很喜歡聰明人,也一度以為看很多書,變聰明之后,就能避免很多不幸,就能充滿義無反顧的正面能量。但是,后來卻發(fā)現(xiàn),世界上有些事,如果你沒有經(jīng)歷過,那么你唯一知道的,就是你真的沒經(jīng)歷過。比如性高潮,還比如抑郁癥。
《金門大橋》這部電影論技巧,論訪談,都不算頂級,可以很明顯看到鏡頭的搖晃和失焦,不過說從另一個角度看也可以叫真實質(zhì)樸,體現(xiàn)了一種漂泊宿命感。即使是廣受贊譽的配樂,其實說到底也只是一部紀錄片渲染氣氛的規(guī)定動作,不然,你要大家怎么在這么沉重的話題畫面前堅持看完90分鐘?
但是我依然很想推薦這個電影,也很樂意來探討其中所希望回答、但沒有給出答案、其實也未必有答案的問題。(我覺得我好無聊啊,但不做無聊之事,何度有生之涯?)
其實當你每天就吃飯睡覺上班上課,沒事兒看看娛樂八卦,從沒經(jīng)歷過跌宕起伏的人生,也沒有在內(nèi)心上演過大戲的時候,你的確是無法理解有些人為什么要用自殺這種方式來結(jié)束人生。我的意思是,其實大部分人都差不多,中人之姿,中人之智,不是金字塔尖的那些精英,但也沒淪落到社會底層,甚至,…
金門大橋:讓想死的人去死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46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