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感覺為了煽情而煽情,人物刻畫極其不飽滿。電影中的人物:
1、親生母親:為什么要把親生母親的頭全部剪掉,為什么惡毒后媽要罵孩子的親媽,親生父親也嫌棄親生母親,完全沒有說啊。。。親生母親到底怎么了?
2、親生父親:他跟后媽在一起是為了什么,為了讓那個惡毒女人分錢嗎????。?!他們怎么認識的,他父親到底是干嘛的???
3、惡毒后媽:惡毒后媽的惡毒的原因是什么?雖說不該關心殺人犯為什么殺人,但是就像最后惡毒后媽說的一段,為了突出主題,也可以描寫一下惡毒后媽成為大反派的原因啊。。
自韓國這幾年推出來根據事實改編這幾部:《熔爐》《素媛》關于兒童題材類等電影,可以說這類電影推動社會的進程,引起人們的共鳴,可有時社會就是這么冷落無情,人們抱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tài)度,對什么都麻木不仁。從而使生活中那些病態(tài)才會生根發(fā)芽。到結成惡果,最終迫使自己反思??晌易蛱炜吹降倪@部《小委托人》,讓我對于現在的兒童生活狀態(tài)表示很擔憂。
故事的兩個小主人公多杉和敏俊,從小就沒了母親,就像他們的父親所說:“這只是個意外?!苯愕軆蓚€的生活起居,都是姐姐多杉負責照顧
一對姐弟媽媽過世,在原本只是不被父親愛護的家中,兩人相依為命,還算開心的活著。某天父親帶回來一個女人并告訴姐弟,以后這是你們的媽媽,新媽媽做了一桌子飯菜,姐弟倆非常高興,飛了一百個紙飛機,實現了有媽媽的愿望。 然后這位媽媽會因為弟弟吃飯掉在桌子上毆打姐姐,姐姐被打的遍體鱗傷,于是向大人們求助,被警察和身邊的大人教育說做錯了,唯獨一個叔叔說她們沒錯,姐弟倆仿佛看到希望一般抓住這位叔叔,然而叔叔給他們帶來短暫的快樂后,去了另一個城市工作。臨走給了她們5w韓幣,并約好一起吃漢堡
因為評分與虐童話題而點開這部影片,相較于之前看的《熔爐》,感覺這部在事件發(fā)生過程上,以較“溫和的”方式進行剪輯播出(沒有過于赤裸地對虐童場景進行描述)??杀M管如此,觀影過程小孩尖叫的聲音,還是會十分揪心。對于小女孩問的“所以是做錯了什么?”,內心一度無法找到合適的字眼回復,被迫承認自己殺害親愛的弟弟,承受外界不斷地責問,因為法律無相關規(guī)定,還需日夜與犯罪人生活在一起,承受內心的煎熬,這就是被受害者應當承受的嗎......可明明是繼母的冷漠與不斷升級的暴力在先呀
韓國電影向來“敢拍”,把一件件殘酷血淋淋的社會真實案件搬上銀幕。
2011年一部《熔爐》,震撼了整個韓國社會,直接促成了“熔爐法”(《性暴力犯罪處罰特別部分修訂法律案》)。
2013年一部《素媛》,撕開人性的尺度,再次調動60萬韓國民眾的力量聲討抵制,并史無前例地公開了犯人趙斗淳的肖像照片。
最近,韓國一部根據真實案件改編的電影《小委托人》上映,豆瓣8.0,再次引發(fā)關注和思考,飾演主人公的男主角李東輝,曾出演過《請回答1988》中的“娃娃魚”。
這又是一部涉及兒童家暴題材的電影
小委托人:立意是好的,但劇情邏輯讓人無法信服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