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季《紙牌屋》是迄今為止一次性最耗費我精力的劇評對象了,周六花了一整天回顧了13集,粗選出了330多張圖和近7000字的劇情大綱(再慢慢刪)。
如我先前所說,S5算不上好,但放在蕓蕓美劇里依然是部還可以的作品,值得為其花費這么些時間——按照計劃,我分成了四個主題,分別為“劇情篇”、“下木篇”、“權(quán)力篇”、“犧牲篇”。
寫完后我可以自豪地說一句:盡管不是《紙牌屋》S5觀點最成熟、優(yōu)質(zhì)的評論,但一定會是內(nèi)容最細致、全面的劇評(就當勤能補拙吧)。
劇情篇——
紙牌屋的評分真的是改了又改,最初當天netflix放整季,還沒找到資源就已經(jīng)果斷打了4星,并對Clair有過和Diane比肩的超高的評價??赡苁堑谒募綜lair本身太耀眼。也可能是對第五季劇情可能推向Clair的巨大期待。
還沒完全啃完的時候又抽空刷了幾次豆友的評論,其中幾條比較印象深刻,無非是批判整部劇集FU夫婦面對的危難時刻都能靠威脅,震懾,強勢的態(tài)度爬出危險境地,對手瞬間自動送分,夫婦倆靠著這些伎倆就能吊打一群精英,玩弄他人于鼓掌云云。初看這些評論是嗤之以鼻的,因為作為紙牌屋老粉,心里會為夫婦倆一千遍的辯解:每個人,政治家也無一幸免,做事學習處事嘛,都有自己一套方法論,并在實踐中運用自己最得心應(yīng)手的套路,只要能夠達成目標,這都沒錯并且非常合理,中間的套路打法沒有所謂高級底下之分,如果第五季轉(zhuǎn)折FU夫婦變身了八面玲瓏誰都不得罪,并且處理一碗水端平的的態(tài)度,不覺一覺醒來,性情大變,那還是FU夫婦嗎?還是我們看的那個紙牌屋嗎,顯然編劇對這一個人設(shè)在第五季沒有改變恰恰是對的,是合理的
本季劇情是以從2016美國大選到特朗普上臺至今發(fā)生的事為原型的,如果不對照那些時事來看劇,多半get不到導演編劇的點,樂趣也會少很多。
評論里有很多人不滿劇情的開掛,實際上紙牌屋的劇情從來就不算嚴謹,以這為看點純粹會錯意,特別是第五季劇情的合理性一點都不重要。
第五季正確的觀看角度就是從導演編劇的意圖出發(fā),把弗蘭西斯=特朗普,共和黨候選人康威=希拉里,然后把大選期間跟特朗普任期內(nèi)發(fā)生的事,從通俄泄密到希拉里病發(fā)丟鞋,一一對應(yīng)到劇里情節(jié),觀感就會完全不同。
比如康威遲遲當不上總統(tǒng)而躁狂,那些不看時事的評論把注意力集中在情節(jié)的合理性,忽視了這個情節(jié)影射的是希拉里的某病,希拉里對員工暴躁+希拉里參加911某次活動突然病發(fā)全身不能動被緊急護送離場,被人拍到她連鞋子都丟了顧不上......劇里康威就是因此輸?shù)袅?,其實這何嘗不是導演編劇等白左認定的希拉里之所以失敗的一個原因——實際上根本不是這原因,白左對現(xiàn)實的認知是扭曲的,無法合理解釋現(xiàn)實,導致他們以現(xiàn)實為原型創(chuàng)作卻遠不如現(xiàn)實精彩,只能做到幾分形似。
《紙牌屋》講的故事,是一個人如何將所有的逆境化為有利條件,以達成目的。只是在我們看來,全是政治陰謀。陰謀這個詞匯,其實很有意思,人類所有的思考都是見不得光的,當他見光的時候,化為成果。猶如一棵植物,因為糞便的撫育,變成食用的美味。
所以我們以前的偉大領(lǐng)袖,創(chuàng)造的最好詞匯,叫做“陽謀”,并非設(shè)計與構(gòu)陷在暗中進行,而是不介意,讓爾等知道,有過這樣的一個階段,以及不加掩飾的內(nèi)在目的?!都埮莆荨菲鋵嵣畹眠@種思考之妙。安德伍德總統(tǒng)會不斷的跳出情境,告訴吃瓜群眾,我是這么想的
推翻了一個王朝卻又建立起另一個王朝
批判了一套制度卻又建立起另一套制度
解放了一批人卻又奴役了另一批人。
Francis問Claire:“你知道的,這世界只有征服與被征服?”
他那彪悍、霸道、充滿戾氣的世界觀
讓他最后失卻人心,丟了王位
征服與被征服,似乎是原始社會的名詞了
為什么能在這個文明社會下得以復辟?
還是說它從未消散
一直飄揚在歷史的天空
學校的一個孩子被老師拉到了監(jiān)控看不到的地方被“教育”
老師并不會被處罰
因為人事任免權(quán)并不歸學生
學生只能呼喊、奔走
前言
說起美劇《紙牌屋》,地球人都知道它改編自Michael Dobbs的小說和90年代BBC同名英劇。
<圖片1>
但除了保留了原作男豬腳的上位主線劇情,F(xiàn)rank Underwood是完全美國化的人物。Underwood的名字來自民主黨歷史上第一位黨鞭Oscar Underwood。而他的人物塑造,按照編劇Willimon的說法,是由“兩勺Lyndon Baines Johnson(LBJ)、少許查理三世(莎士比亞戲劇角色,也曾由Kevin Spacey出演)以及一丁點的殺人狂魔Hannibal Lecter調(diào)制而成”。甚至FU的中間名J,小編大膽猜測可能就是Johnson。
劇中不乏編劇向LBJ致敬的橋段:
<圖片2>
FU桌上擺著LBJ的傳記。
<圖片3>
FU的辦公室掛著兩張LBJ的照片。
<圖片4>
一張是LBJ與參議員Richard Russell。
<圖片5>
另一張是LBJ與最高法院大法官Abe Fortas。兩人在LBJ的政治生涯中都發(fā)揮了決定性的作用,這些內(nèi)容在本文后續(xù)連載中都會涉及。
LBJ作為美國歷史上最具爭議的總統(tǒng)之一,在美國常被貼上“馬基雅維利主義者”、“善于操縱”以及FU摯愛的“無情的實用主義(Ruthless Pragmatism)”標簽。
<圖片6>
【紙牌屋 第五季】《紙牌屋》S5回顧+預熱:以鮮血與骸骨,為我加冕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