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德逃往西德的300萬人的同時,西德也有100萬人逃往東德;逃往西德的人中,有50萬因?qū)ξ鞯率踊貣|德。
很奇怪這部片的評論為何政治因素混雜這么嚴(yán)重?西方意識形態(tài)自我高潮也就算了,咱們跟著吹捧有啥意義?
當(dāng)然不是在洗白東德時期的暴政,但就事論事,電影本身營造緊張感極其刻意,本來不值得緊張的段落非得強加音樂,放慢鏡頭,營造一種緊迫感,居然也有人評論全程高能,高能你個鬼哦你怕不是心跳紊亂吧?
9012年了,還有一堆小文藝在底下呼喊“自由誠可貴”,“民主的光芒”,“政治壓迫”
1979年冷戰(zhàn)高峰期,身在東德的岡特(大衛(wèi)·克勞斯 David Kross 飾)和彼得(弗萊德里奇·穆克 Friedrich Mücke 飾)為了追求自由,用超過兩年的時間籌畫了一場“驚天大逃亡”:他們用有限的資源,自制了一個巨大的熱氣球,并打算用它載著家人逃到西德。不料,就在即將越過邊境時,熱氣球卻意外墜毀,引來東德秘密警察鋪天蓋地的調(diào)查。在緊迫的時間和嚴(yán)密的偵查之下,他們拼命打造了新的熱氣球,而在此同時,秘密警察也逐漸鎖定了他們,一場分秒必爭的絕命逃亡就此展開…
經(jīng)典必看!《氣球》有哪些細思極恐的細節(jié)?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8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