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個差評實在有點不厚道,因為我沒有看過這部電影。但是,記得大一的時候看過《舉起手來1》,當時覺得蠻搞笑的!但大四再看的時候,只覺得當年真白癡!
當然,電影是藝術(shù)。由于藝術(shù)加工的需要,可以使用諸如夸張、想象等手法……至于程度,得看你拍的是什么電影。
你打著一部史實片的名義,把小日本都整得白癡一樣然后蹂躪一番,這實在太沒出息。
《舉起手來》這種電影拍一部都嫌2,你居然還真整一個舉起手來2,除了驚嘆,我真的無話可說。
第五代影人里面各有各的特質(zhì),有敏感陰柔的、有率直陽剛的,馮小寧就比較爺們。在這部片子的頁面上,豆瓣網(wǎng)友們“偽寬容”的一面又表現(xiàn)出來了,使得這個很精致的電影被迫和那些爛片為伍。
“丑化敵人,就是丑化自己”?半渡不擊的才配稱得上“敵人”,鬼子是devil,連小人都夠不上。日本人當鬼子的那段歷史只能被永遠刻在恥辱柱上,只能被人盡情戲謔。喜歡日本不等于也得喜歡鬼子,那些能“理智”地看待鬼子的人需要反思。
人家是一部感情傾向濃烈的類型片,批評者卻非得說人家不夠理智、歪曲了歷史、教壞了觀眾,是誰看不起觀眾?是誰一直拿電影當教材?這個電影的評論頁面太搞笑了。
【舉起手來2:追擊阿多丸號】片子不好但是我們應(yīng)該記點什么歷史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9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