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家公子的愛情?看到一半以為有勵志的因素在里面,結(jié)果結(jié)尾,豬腳還是靠著老媽,不過就是會花錢了,不亂花錢了,最重要的是把到妹子了。我想勵志的意義就在于告訴你不論你的情況多么糟糕,要相信自己是最棒的,對,即使你什么都不是,只要有人告訴你你可以干所有事,你就是最棒的,適合孩子看。
新工作是通過豆瓣找的,到10月2日之前要寫8篇稿子——還有7篇沒寫~如果主編發(fā)現(xiàn)我這個時候居然在寫不給錢的稿子,沒準會吃不下雪花和牛了吧~
《亞瑟》并不是一部值得去寫無稿費影評的電影,值得與不值得,也確實沒有什么標準的判斷依據(jù),無非是想不想,而當越來越多的文字可以換成金錢的時候,就會越來越少主動寫一篇無法換成金錢的東西,這樣說《亞瑟》還是有點兒珍貴的,對我個人而言。
李啟銘酒醉肇事,釀成一死一傷,懺悔、利誘、威脅,所有戲碼全部上演,判了6年。有本事撞死了人還喊出自己老爸名字的,就知道6年根本不是事兒,給他出個瑞典單間都不足為奇。
亞瑟的老媽肯定也不是什么善良正直的主兒,錢能撈成那樣的背后少不了背叛道德良心的事兒??商焐绣X并沒有錯,誰也沒辦法出娘胎之后發(fā)現(xiàn)是高級產(chǎn)房就用臍帶上吊自殺,畢竟那個時候還沒有機會讀托爾斯泰,覺悟沒到那兒。錢不是萬惡之源,想起彭浩翔在微博上回一網(wǎng)友問,網(wǎng)友跟他聊說很多投資很大的商業(yè)片都很爛,彭胖說錢永遠也不會把電影搞爛。反正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特別喜歡彭胖的某些話
國慶宅家看的這部電影,整個過程讓人有點抓狂,想吐槽卻找不到爆發(fā)點,受夠了亞瑟的白癡,忍不了霍布森的單調(diào)。看似真的讓人無語,好想直接來一個碧琪啊。但是后來卻慢慢發(fā)現(xiàn)這是一部不錯的電影,慢慢的被他感觸了,覺得其實我們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個亞瑟。逃避、放縱、自我讓自己的生命肆無忌憚的野生著,不承認也不相信自我存在著,折磨著自己,也痛苦著身邊的人。但是如同搖滾派里面的那一季響亮的耳光,每個人都會被扇會生活中,極不情愿、極力逃脫,但這就是生活,像內(nèi)奧米一樣的存在著。生活本身沒有物質(zhì)、歡樂之分,就那樣存在著,正如同你渴望像亞瑟一樣的肆無忌憚、也承受著蘇珊一樣的無恥貪婪。
原懷著獵奇心態(tài)。結(jié)果看得越來越不舒服。
別無其他,只因為,電影后來強調(diào)的“空虛”二字,讓我覺得恐慌。
亞瑟是有錢且空虛,而我更糟糕,沒錢且空虛。
空虛的原因大約是逃避現(xiàn)實生活吧。
當心中所掛念的一切都不能觸手可及,以及看不到希望,生活狀態(tài)難免懸浮起來了。
我猜,有些人,生活狀態(tài)不能讓自己滿意——并非因為愚蠢,而是因為軟弱。
亞瑟是喝酒逃避,后來他戒了?!液薷鞣N電影中介紹這種從低谷走出的時候,總一言以蔽之:N久之后。
改變的過程應(yīng)該是最煎熬最漫長也是最關(guān)鍵的吧。因為我無數(shù)次下了決心要擺脫消極的狀態(tài),無奈總堅持不久。我倒希望自己也是酒癮——但不是。我只是暴飲暴食,日夜顛倒,沉默寡言,回避社交。
改變的方案是簡單的。但堅持不了的原因有很多,總結(jié)而言還是動力不足或信心不足。愛情和親情都可以是動因,但,它們離我真遙遠。
不在逃避中走向面對,就在逃避中走向滅亡吧。
我不知道。
《亞瑟》給你一個灰姑娘的夢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0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