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向是個很懶的人,看完電影從不動筆。其實李爾王對我沒有什么特殊的意義,只是想想覺得自己看了這些總該留下點什么,所以我決定從這一部李爾王開始。
一)劇情
如果讓我找一些關(guān)鍵詞形容莎翁,我想是:命運,復(fù)仇,愛恨和利劍。《李爾王》作為莎翁三大悲劇之一,其中充斥著壯烈的宿命感和對人世的洞察。除了融入一些現(xiàn)代元素和加入了英法戰(zhàn)爭之外,這部劇并沒有對原著做太大的改動。即使在幾百年之后,莎翁的遣詞造句仍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李爾王的故事,并不僅僅是一個國王由于昏庸而被女兒欺騙的悲劇
從影院出來就一直嘗試著寫點什么,但很久很久都撫不平心緒,所以斷斷續(xù)續(xù)修修補補折騰了許久。
接觸莎翁的《李爾王》還是大學(xué)時候上外國文學(xué)史,四大悲劇是必修課,可那時年輕氣盛的我除了關(guān)注華麗而極富戲劇性的對白,對其詞藻背后的深意從未思考,而今天,年過三十的我再來看這個故事品味其語言,心中更多的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堵在心口,不疏不快。
悲劇的意義在于將殘酷和絕望說給你聽,最后給你一絲生的希望,而莎翁這個故事則一次次將你打入更深層更絕望的谷底,總在想著總不能更遭了
八十歲高齡的Ian Mckellen再次出演莎翁經(jīng)典劇目《李爾王》,好評如潮。沒能在倫敦看到他的現(xiàn)場表演是我的遺憾,但還好有NT LIVE這種戲劇影像形式,讓我得以在大熒幕上觀看那些無緣現(xiàn)場的優(yōu)秀劇目。
媒體評價這位莎劇老戲骨的表演是“教科書級”的,毫不夸張。Ian事無巨細地把李爾王在劇情不同階段的狀態(tài)、思考與情緒演繹得十分到位,人物反應(yīng)、動作表情等各方面處理都十分細膩自然,有種渾然天成的感覺。在臺上你會忘記演員本身,全身心地被他代入到劇中去,他就是李爾王,昏庸、大發(fā)雷霆的是他
從古至今,帝王家族都難享普通人家的安逸親情。集權(quán)利與財富于一體的同時,必然面對更加極端的沖突:嫡庶之爭,手足相殘。
人說“伴君如伴虎”,一則因為當(dāng)“君”成為君,而不僅僅是“父”或“夫”的角色時,首先他必然比別人更敏感,更多慮?!斑M入家門時,把工作關(guān)到門外”這句話,對他們不成立;一則因為一旦你觸碰到這種手握重拳的人,他反手即可置你于死地,比如本劇中因為拒絕夸贊順從李爾王,而觸怒“圣怒”,被放逐的三公主和肯特;
那我們一非皇族,二非國戚
李爾王.高清放映.上海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4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