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的一些電影里,最愛哥本哈根。
在我長久不能睡著的時間里,咖啡粥和上海囍。哥本哈根讓我覺得:啊,真暖。
十四歲和二十八歲,去你的大菠蘿大榴蓮;這年齡差,因為沒在一起而更美好。
所謂遺憾,遺了就憾;可這部電影不是缺憾 每一個看起來不夠好的地方,都成了生命的饋贈
女孩的粉色相機,記錄下許多珍貴的瞬間
也因此知道了自己被珍惜;鯊魚摑掌,鯊魚kiss;鯊魚會吃人,會吃人的動物多可怕啊
這個比喻多可愛啊,多么像那個十四歲少女天真而誘人的比喻;
真正的年輕,不在于皺紋的痕跡
在去年的多倫多國際電影節(jié)上,有一部名叫《柯達克羅姆膠卷》的影片獲得了許多正面的評價。一對父子以及父親的護士駕車結伴前往堪薩斯,希望趕在最后一間柯達膠卷沖印社永遠關張前沖洗存放多年的膠卷。在這部公路片中,必然少不了父子間的互掐和嘴炮,但到了最后又回歸了理解與溫情。此片的主角有艾德·哈里斯、伊麗莎白·奧爾森這樣的名角,而導演叫做馬可·拉索。
《柯達克羅姆膠卷》只是馬可·拉索的第二部作品,能招攬到上述級別的演員殊為不易。這得歸功于他的處女作開了個好頭
【哥本哈根】lost and found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34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