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看了這部大名鼎鼎的片子,看完有震撼,有感動,有不忍,有敬佩,但最重要的是,有一種說不清的情緒,聽著結(jié)尾的歌曲,仿佛那些人就在眼前,卻有些疑惑,他們?yōu)楹我蛘獭?br>有一種論調(diào)的呼聲很高,我們要銘記歷史,永遠不忘,但當我們銘記歷史的時候,我們究竟要銘記些什么?是仇恨嗎?或者是英雄主義?似乎都不是。借用降臨里的一句話說,戰(zhàn)爭不成就英雄,只會造成孤兒寡母!銘記歷史與戰(zhàn)爭,正真值得銘記的,是戰(zhàn)爭的殘酷與和平的不易。
先來說一說故事本身。賽德克巴萊算是一部民族英雄史,想要贊美的
魏德圣這次拍的《賽德克·巴萊》非常好,但大概魏德圣太不“聰明”了——既然有反抗日本人統(tǒng)治的主題內(nèi)容,隨便是往“自由”這邊靠一靠(如《勇敢的心》中華萊士吼一嗓子“Freedom”),就具備了好萊塢式的聰明,或者是往“民族主義”那邊靠一靠(剛好當下又遇上了釣魚島、黃巖島等事件),就具備了廣電總局式的聰明——而實際上,無論是好萊塢式的或者廣電總局式的聰明,都可以輕松觸碰到許多觀眾情緒的興奮點,當然也就可以讓他的電影在票房上賺得盆滿缽滿!
但似乎魏德圣完全不愿意!
于是我們在電影里并沒有看到“自由”、“中華萬歲”之類的“政治正確”,也沒有看到日本人的窮兇極惡、殘暴獸性(片中小島等統(tǒng)治者最初表現(xiàn)得非常溫和,甚至僅有幾個亂事的山警也并非表現(xiàn)得大奸大惡)。賽德克族人們的英雄們卻是血腥野蠻,甚至還讓我們看到這些英雄們的屠刀砍向日本人的妻兒家眷,提著血琳琳的人頭長聲嚎叫……政治不正確,價值觀模糊,那些取悅觀眾們的內(nèi)容都看不到,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近乎無感情的、中立的敘事
昨晚與好友到電影院看了這部被眾大V深情推薦的臺灣大戲,彼此感慨良多,加上后座女孩這這那那的言論,啼笑皆非。把一些零碎觀點寫下來,并未成體系,也沒有該不該反抗的終極結(jié)論。
1.賽德克,遲早一次的被文明。
前面日本入侵的故事,也就大概是那段“太陽旗”的故事,就是一個原始部落被文明的故事。
賽德克就是野蠻的,這點應(yīng)該是毋庸置疑的。成人禮就是去斬首、殺人。他們的信仰文化,或者說就是統(tǒng)治者教育他們的文化就是不殺人不得善終。就像后來的鐵木·瓦利斯,幫著日本人打內(nèi)戰(zhàn)依然只是殺人后,就可以得到救贖,可以入祖墳。
殺誰?不重要。
日本的司令官也說了“我想讓你們文明,你卻逼著我野蠻?!边@里野蠻的定義無非就是殺人不眨眼。
這個被文明的表現(xiàn)形式就是興建了學校,醫(yī)院,郵局。減少打獵。
不過可以發(fā)現(xiàn)的是,這些野蠻人沒有被穿上鞋,沒有被取下耳上的環(huán),沒有被分居,甚至他們?nèi)ゴ颢C是可以發(fā)槍的。
當年我們的大清帝還是留頭不留發(fā),留發(fā)不留頭的。
就當時的大清來說,臺灣島對它們是沒任何價值的,他們自己也難以降服這片土地
《賽德克.巴萊》應(yīng)該是我目前看過最具史詩質(zhì)感的臺灣電影了。終于臺灣電影可以不再小清新小家子氣了。
賽德克族對我而言是陌生的,之前只聽說過泰雅族。會把它跟荷馬史詩“奧德賽”混淆。霧社事件也只是略有耳聞。雖然沒看之前還覺得名字不若同一題材的《風中緋櫻》來的文藝跟浪漫。 看完近5個小時的上下部之后發(fā)現(xiàn)“賽德克.巴萊”意思是“真正的人”。這才是這片子的最好注腳啊。
影片中花岡一郎,二郎是賽德克族人里少數(shù)受過日本教育的人,成為一名文明人,但同時又糾結(jié)與族人的信仰。達奇斯(一郎或者是二郎,我承認我傻傻分不清楚):“頭目,被日本人統(tǒng)治不好嗎?我們現(xiàn)在過著文明的生活,有學校,有郵局,不必再像從前一樣得靠野蠻的獵殺才能生存。被日本人統(tǒng)治不好嗎?”
這句話,聽起來頗為熟悉。很多時候我們都說,被漢化不好嗎?我們對你們多么好,在此之前,你們?nèi)忝嬔RX小短裙,黨的政策亞克西。
臺灣原住民,福爾摩沙真正的主人,原本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有著絢麗多彩的文化,卻被現(xiàn)代文明視為‘野蠻’‘無知’‘落后’…
叫我如何不愛你----賽德克巴萊
對于這部電影的關(guān)注,我或許算是早的。因為曾想去吹來自太平洋的風,所以關(guān)注了那里的一切。
2011年,賽德克巴萊,在臺灣算是一個傳播界的大事件。那無以匹敵的票房,那4個半小時的時長,以及金馬獎的各種殊榮。都讓我對這部電影期待已久。于是,在導演魏得圣來北大做講座前,我買了這部電影的電影記錄《和自己的名字賽跑》,并親自去聽他和陸川導演談他們各自拍的關(guān)于抗日的電影。當然,我也知道,終于在漫長的等待之后,終于有機會在大陸上映了。
5月10號,是我第三次看這部電影。
我曾想到自己會在影院里落淚,因為我已有心理準備??稍谫惖驴俗媾?,為了給戰(zhàn)斗的勇士們更多活下去的糧食,選擇用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這種方式來支持他們的時候,我不爭氣地流淚了。我知道,那一刻,坐在我左右的影迷是與我同在的。我大喇喇地抽出紙巾擦面。他們卻悄悄地摘下眼鏡抹淚。原因大多是,男兒有淚不輕彈。他們也不希望我一個弱女子,看到他們脆弱的一面。但,與我而言,只有真摯的情感,才能打動我的心。我為這真摯的情感而流淚。
從個人的角度講我對史詩片是有極大的偏好的,尤其是凄美的英雄故事,在一個缺乏英雄的時代,我的靈魂是渴望被拯救的,英雄殉道的故事會一幕幕的浮現(xiàn)在眼前《特洛伊》、《勇敢的心》、《亞瑟王》、《斯巴達300勇士》,尤其《賽德克巴萊》畫面色彩和音樂處理上都是我最為推崇的那一種,無不是啥所謂的“專業(yè)級影評人”所以該片在我的定位是推薦級別,可以花錢買票觀看,絕對比一些香港和大陸的無腦騙錢片真材實料。
雖然臺灣地區(qū)去年9月9日該片就已經(jīng)上映,所以在一些小眾的渠道我對該片有了一定的口味識別,朋友曾戲謔稱該片是土著版《阿凡達》,同時相傳該片臺灣定稿作品長達四個小時,同時更大大的增加了我的興趣,因為大陸上映的是156分鐘的閹制品,所以在防止劇透的情況下預先做了少許功課,想知道到底大陸審查和剪切的時候不想讓我們看到什么?
于是我開始了觀影,同時容我先賤幾句:
1.為什么近些年每一部抗日題材的影片里都有那么幾個善良儒雅有品位的日本軍官呢?小島有木有
2.不老神話徐若瑄在大陸真尼瑪不招待見呀
賽德克·巴萊:神劇必備!《賽德克?巴萊》:關(guān)于身份認同的迷思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9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