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張大爺?shù)哪X袋里估計還是奧運會開幕式呢,他把一部科恩兄弟的經典《血迷宮》整個原封不動的照搬進了他的電影里。咱說你這部電影一開始就打出“改編”的字樣,咱最起碼要改編一下吧。連動作細節(jié)部分你都抄下來直接用,簡直就是懶豬吃自己屎——省得找食兒了。張藝謀吃著科恩兄弟的屎還要擺出幾個貌似改編的樣子,你看他人物形象和場景設計得多有特色啊,可是這管蛋用。奧運開幕式還他媽設計得有意思呢,結果張導現(xiàn)在來電影里設計來了。也就整個電影的場景和人物形象設計能給這電影加點兒分,加點兒吧還他媽有限。我們的偉大的張導啊,您別拍電影了,您要拍就他媽好好拍,別糊弄我們了,我們都看過《血迷宮》,不是哄哄就覺得您又牛逼了一層的純傻逼。
2010年4月26日
如果想搞笑,搞笑橋段俗套不怕,但怕太機械重復。
不說別的,基本片中所有人都腿腳不靈便,不停摔啊,絆啊,當然,每次都換來稀稀拉拉的笑聲,說明一百多年過去了,這種手段依然有效。
這是默片時代的“精髓”啊,無論是卓別林還是巴斯特·基頓,這種腳下拌蒜,應該都是基本功了。
但《三槍》學來了這個,學來了科恩,但之外的東西好像挺少。
當然,上面的都不算批評。
真正的批評在于,這片子以為他在親近觀眾,在“三俗”,但事實證明,這片子so不了解觀眾,真以為大銀幕呈現(xiàn)下“二人轉”+武林外傳,老百姓就買單了?
從結果來看,“二人轉”這種“舞臺藝術”,還是別放大到那么大的銀幕上看,有時候挺恐怖的,一點不搞笑,雖然我看網(wǎng)絡視頻,可能會很滿足。
還有“武林外傳”人家的”世界觀“很完整的,我不知道《三槍》里怎么弄的,幾乎是每個演員,都是自己一個路子的演法,估計再牛的導演也撮合不到一塊去。
貼過來兩個自己關于《內衣》的微博:
剛看完《三槍內衣》,這是一部多么”可怕“的電影啊,我不想推薦給任何人,除非你是小沈陽的死忠粉絲
我以為你還沒有賤到這個地步,但事實上,你做到了。——獻給《三槍拍案驚奇》
抱著客觀的心理,我能說的只是我周圍確實存在一些笑聲,比如小沈陽無數(shù)次路沒走好,比如那位大牙兄同樣的無數(shù)次路沒走好。抱著同樣客觀的心理,我無修改的聽見坐在我旁邊的女生對她男朋友說,這說的是什么啊,真無聊。張藝謀怎么會拍這樣的片子啊。
抱著我的內心,我能說的就是,不要臉。
這大約是張藝謀和趙本山談妥價錢以后的一個廣告,閑著決定不上春晚的趙本山就用這樣全面透徹的方式關愛了他的徒弟們,很好。
這不是電影,就連一個好的小品都不是,它放在春晚上我都要嫌棄它。張藝謀你連畫面這種對你駕輕就熟的東西都懶得花力氣,張偉平你就不該好意思跳出來說誰誰誰打壓國產賀歲片。
小沈陽的肚兜配艷粉色絲質外衣,這難道也要解釋為親民?似乎是在QQ的娛樂版上見過一則把《三槍》捧上天的影評,說張藝謀愿意放下身段與民同樂非常了不起,凡帶有這樣的想法,把自己列為這樣的民還要感激張藝謀的,說真的,也很賤。
對張藝謀的功過評價,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呈現(xiàn)出辨證的景況。對于張藝謀低水平的大片年代,現(xiàn)今的評價已經漸趨給出了肯定的聲音——確實,沒有張藝謀,中國電影沒有今時今日的繁榮:觀眾不會回到影院,院線不會迎來春天,中國電影的商業(yè)化進程也不會如此的姹紫嫣紅。奧運會開幕式之后,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給予張藝謀電影以寬容,因為他確實在這場活動中再次證明了自己的才華與能力。
張藝謀是一個標桿性的人物,早已走上神壇——雖然他覺得這個神壇是大眾臆想的,但又有哪個神壇不是大眾制造的?當一堆人把張藝謀捧上“國師”的地位時,他的引導性和指標地位就已經不是他自己可以決定的了,包括他的每部電影對整個中國電影市場所產生的影響。
《三槍拍案驚奇》的上映勢必也會引發(fā)爭議,同時亦對中國電影市場產生新的引導性作用,只不過這其中究竟還有多少辨證的空間去討論張藝謀的正面價值呢?
首先,《三槍》絕對不會是一部像《英雄》一樣帶有開創(chuàng)新格局意識的電影,它的各種風貌已經證明了它就是09年中國電影市場最多最繁雜的山寨片之一
以華麗大片著稱的張藝謀也被甚囂塵上之北方系“文化”策反了(since《紅高粱》以后),或者說是被日漸低俗的大眾品位“雷”倒了,轉而走“群眾路線”,繼續(xù)迎合、引導國人以丑為美的潮流。
東北話不是誰的錯,二人轉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恬不知恥地無止境地把下里巴人搬上銀屏來,一個字:俗;兩個字:惡心,永遠上不了大雅之堂。有票房有口碑不能代表你就是個好作品,否則與淫穢暴力片無異。不要忘了電影承擔的社會責任和文化引導功效。
在娛樂至死、物欲橫流、道德失范、文化缺位的年代,導演認準的是鈔票,取決于大眾的低級趣味,二者相輔相成,至今已然登峰造極,喪失的只能是自己的文化,當然,已經很少有人在乎這些空泛的意義了,殘存之良知也都淪為牢騷般為人不齒……只希望幾百年后,不要有人把所謂“二人轉”、娘娘腔……等也說成是“國粹”,以東北地區(qū)為代表的“北方文化”當作中華“本位文化”……
今天去看了這片兒,張藝謀的色彩運用依然,整體感覺還不錯,沒謠傳的那么差。那些上來就扯著雞嗓子嚷嚷《三槍》強奸了你眼睛你錢包的良民們,你們如此大造聲勢的批判,是否就真的大師級別了?
在內地導演里,張藝謀的電影作品幾乎沒有重復他自己的,每次看他的新片子都能感覺到他新的東西。
個人認為,《三槍》被良民們指出的大紅大綠大紫大俗套,卻只是應了此片兒“驚悚喜劇”的景而已。良民們至于那么激動跳起么?起跳前你是否認定紅配綠就一定是土?跳躍中你是否就認為你自己正奔著脫俗的境界去?如果兩個問題你都持肯定回答,OK!那我就坐著聽你降落時與地面的撞擊粉碎聲!
另外,演員們不錯,肢體語言上的滑稽剛剛好,驚悚的表情很到位。
最后,《三搶》最后的舞蹈不錯,讓我想起《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的結尾。
【三槍拍案驚奇】咱們的喜?。?br>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9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