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開始就是悲劇的基調(diào),即使有美好時光的陪襯。
那時他是魯莽少年,他是華貴的武士。對立的陣營,燃燒的火焰,他凝視他的眼,他把他推下了懸崖。
世間的制約,都退去了作用,即使身份,性別,地位,背景,時代,沒有一個條件能與這份戀慕契合也不要緊,一江春水,芳草依依,短暫的幸福足夠溫暖孤獨。
然后戰(zhàn)爭爆發(fā),他有他要維護的信念和尊嚴(yán),他有一定要守護的愿望。
心疼他,雪白無垢的身體也在戰(zhàn)壕中染上塵埃。
心疼他,不愿拔劍卻最終濺得滿身鮮血。
究竟是命運成就了我們還是我們左右了命運。
我一直在想香囊究竟代表了什么,最后的最后才知道那是蟬殼的碎片。在他離開以后,他還是常常去那河邊吧,一個人回味最后的溫存,取下樹上破繭的殘片。而他在倫敦對抗著思念,想象能夠一起看火車學(xué)技術(shù),不必拘泥身份的時代的到來。
從重逢起我就開始飆淚。
殘缺的不止是肉體,還有自尊,還有,當(dāng)看到他為了他揮刀殺人的時候,心已經(jīng)徹底碎裂。即使不再完整,心也丟了,他還是要把活著的他帶回,哪怕代價是兩人的牢籠,是他永不露出笑顏。
如果這樣活下去
剛剛看完,因為太虐了所以不得不來抒發(fā)感情,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別pia我哈哈)。
因為上午剛看完《春琴抄》的緣故吧,或許因為之前看過《擁抱春天的羅曼史》漫畫開頭,《冬之蟬》的劇情和片段也在貼吧和B站被劇透過,這次我一滴眼淚都沒掉。
我記得我上個星期看《世界第一初戀》還哭了,不曉得為什么這次沒哭,但心里仍然是斷腸般長久的悲痛,拒絕去想,害怕去回憶,也感覺自己再也承受不了這種劇情,所以就當(dāng)作看戲一樣地看了。
以前看另一部BL作《萬有引力》漫畫時,經(jīng)??蓿瑒硬粍泳涂?/p>
生逢亂世 錯逢時代
凝眸相隨 情根深種
冬日之蟬 羈絆一生
愿傾今世 與君相伴
今世緣薄難相守 來生春待與君圓
電子樂風(fēng)。作為《冬蟬》的OP,華百景的節(jié)奏更偏重于激烈,也許是為了襯托大時代的背景,音樂的節(jié)奏感非常強。反倒是開始的一小段旋律,似乎是徐徐展開一幅長卷,當(dāng)絲帶解開,濃重的歷史凝縮為一段生離死別的愛情,陡然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草加和秋月的初會,之后所有的甜蜜與痛苦,希望與絕望,生生世世的糾纏,全都從這個夜晚開始……長笛柔和的旋律,奏出與之前的一幕完全不同的纏綿,小提琴和鋼琴舒緩的音色,仿佛春雪消融時,一滴、兩滴……擾亂心湖,掀起漣漪。草加與秋月,沒有常見的一見鐘情,第一次見面,彼此深刻的印象,完全是發(fā)自靈魂的共鳴。兩個成年男人,于理想的契合,對于時事的見解,因為有著相同的志向,相同的抱負(fù),所以更容易產(chǎn)生惺惺相惜的情感。
屈辱的活著?還是尊嚴(yán)的死去……作為武士,所有的驕傲都灰飛湮滅,所有活下去的理由都被殘忍的剝奪,除了……草加。最后的日子,只是為了草加而活著,騙自己去恨
看完這部片子之后的第一個想法就是:為什么這樣的愛情總是發(fā)生在亂世?是不是只有在亂世的愛情里,義無反顧,不離不棄,生死相隨,生同衾、死同槨,這樣的詞匯才更閃耀動人,就像《亂世佳人》、就像《戰(zhàn)爭與和平》、就像《追憶篇》,還有就像這部《冬之蟬》?
好吧,還是說回片子吧。幕末,真是個讓人不好言說的時代,那么多我們熟悉的故事和人物都出現(xiàn)在這個舞臺上,為各自的信仰付出鮮血和生命。大概是因為背景或是結(jié)局都太相似,一開始看《冬》的時候總是情不自禁的拿它與《追憶篇》比較,私認(rèn)為拋開人物性別的因素不論,單就片子本身的制作與劇情而言兩部都是各自領(lǐng)域里的經(jīng)典,難分伯仲。如果套用托氏那句爛熟能詳?shù)睦显拋碓忈尩脑捑褪牵盒腋5膼矍榭偸窍嗨频模恍业膼矍閰s各有各的不幸。
雖然對日本這個國家沒什么好感,但是他們編故事的水平倒是一流,繼《追憶篇》之后,又一次騙到了我的眼淚。
PS:之所以沒有選擇力薦,倒不是片子本身不夠好,而是故事實在太悲了,讓人看了之后要難受許久,非常不利于身體健康啊,唉……
動畫結(jié)束曲一直唱完,我仍沒有任何動作,
不想關(guān)掉播放器,為這個不肯認(rèn)同的結(jié)局。
我的情商真是越來越低了,
居然能為一部動漫看的飆淚。
第一卷的如沐春風(fēng),
第二卷的悲喜交雜,
第三卷的潸然淚下。
錯誤的時代,錯誤的屬藩,錯誤的遇見,對的人,
我居然在草加從戰(zhàn)場上救回秋月的時候,
安心的認(rèn)為,這一定是個幸福大結(jié)局的完結(jié)篇了。
所以,最后看到他俯在秋月雪中的遺體上驚慟痛哭的時候,
不自覺的悲從中來。
最后的時光,互相活在不被認(rèn)同的牢籠里。
草加認(rèn)為自己用行動捍衛(wèi)著愛人,等待著時代的改變,
等待國家的大同,等待愛情被認(rèn)可。
而秋月則認(rèn)為自己茍且的偷生,愧對幕僚,更愧對草加,
不然,最后的遺書里,就不會寫出:
“是我讓那面對生死關(guān)頭都不曾拔刀的你改變了,
我很恨這樣的自己。”
畫面回到了草加揮刀時的滿是鮮血,恐懼卻堅定的眼神,
我沒有看到陰冷,
看到的,是強忍的無奈,是捍衛(wèi)的決絕。
我想秋月糾結(jié)的也一定不在于此,
“至今沒有選擇死亡,是因為自己的懦弱,
明知自己活下來對你毫無益處
冬之蟬:只怪那生不逢時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26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