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去年諜戰(zhàn)片充斥熒屏不同,今年上半年國內(nèi)收視較好的、廣受關(guān)注的,都是貼近百姓,反映家長里短生活的平民戲,沒做啥宣傳的《老牛家的戰(zhàn)爭》不聲不響的就把眾星云集的《手機》掃落,成為了收視的一匹黑馬。
《老牛家的戰(zhàn)爭》關(guān)注點問題很簡單,就是贍養(yǎng)老人,這個與每個家庭都息息相關(guān)的問題,在老牛家卻被放大演繹成了父親和兒子的戰(zhàn)爭,雖然有點夸張,雖然有套路可尋,但是并不脫離生活,酸甜苦辣別有一番滋味。
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jīng),而到了老牛家這本經(jīng)卻非常難念,都說養(yǎng)兒防老,結(jié)果老牛的兩個兒子卻給他不僅添亂、添堵還添傷,不僅騙走了老牛和老伴兒辛辛苦苦積攢的兩套房子,還彼此推卸擔當照顧老牛的義務(wù),甚至在他生病后不僅不愿意出醫(yī)藥費,還計劃將生病的老牛拋棄,送進養(yǎng)老院,進行精神病鑒定,這樣的不孝兒子當然不僅老牛倍感傷心,周邊的人也看不下去。
啃老族大兒媳三燕和小兒子志文,把老牛當成了印鈔機,一個善于算計,一個自私自利,擇校、結(jié)婚、換房子、首付款變著花樣找老牛要錢。為爭奪財產(chǎn)更是花樣百出,小兒子借結(jié)婚要房,大兒媳甚至偽造…
老大窩囊,總聽媳婦兒的,過節(jié)想給爸爸打個電話都得偷偷地。
大兒媳婦兒蠻橫潑辣愛錢又自私,總想在公公身上榨出點什么東西。但對自己的媽好得要命。
孫子還是孝順的,懂得在爺爺生日的那天買蛋糕坐很遠的車去養(yǎng)老院給爺爺過生日。偷偷給班上的小女孩寫情書說給她房子住,還把爸媽趕出去,留一間給爺爺住,這點真是該讓當父母的感到悲哀。
二兒子是全劇最狠心的。為了不負責任想把老爸拉到郊區(qū)扔了,為了錢又想百般討好,討好不成又把自己的親爸送進精神病院。讓人恨得不行。
也許只有二兒媳婦兒的孝順才最正常,知道老公做得不好跟他發(fā)火分居,但是心里不踏實地不敢跟爸爸過多接觸。
從小被送人的女兒對自己叫做無微不至。爸爸病了窮了什么都沒有了會天天去照顧,為了給爸爸治病賣牛壓房子。爸爸看起來有錢了趁了也不去多攙和。不光給不孝順的人上了一課,給那些不待見閨女的父母也上了一課。
當然還有其他人物,紫霞的孫子,側(cè)面表現(xiàn)出的紫霞的兒子兒媳,三燕的弟弟和弟媳,每個人的特點都很明顯。
但其實,生活中哪種人才是最常見的呢。
--------…
我爺爺奶奶都已經(jīng)80多歲了,這幾年明顯老的很快,而且兩人都有糖尿病,我爺爺前年還得了小中風(fēng),腳不利索了。我爸只要有空就去看他們,他經(jīng)常和我說,老人過一天算一天了,和他們計較什么錢不錢的。兩個老人的開銷都是我爸來的,我兩個叔叔也不太管這些的,爸爸是家中的老大,小時候吃苦最多,相反,家中最受寵的就是我小叔叔。
男孩子千萬不能寵,越寵越不孝順,這是真的!
我小叔叔的兒子對我奶奶和爺爺也不是很有禮貌的,盡管他讀書很棒!呵呵!
所以啊,養(yǎng)兒子就要讓他從小吃苦耐勞,寵壞了將來倒霉的是自己。 雖然我爸在老人身上花的錢是最多的,可是他不吃虧,至少他的女兒懂得了許多做人的道理,這是花錢都買不到的。
片子的說教意味很濃,感覺像《三言兩拍》里的故事。但是人物個性都很鮮明,演員一個個都很棒,沒有一個露怯的(不算塞進來的巴圖,巴圖有天賦,如果碰到合適的角色應(yīng)該會大放異彩的)
故事有點繞,先是繞房產(chǎn),老大的改名,老二的首付什么的,繞了有十幾集。后來就是老頭子被榨干了犯病了,兒女各種虐待,最后有點超現(xiàn)實了,前半段打醬油的紫霞阿姨突然如神兵天降讓老頭飛黃騰達又惹得兒女爭風(fēng)吃醋。故事不算好,演員好。
第一是演牛志文的李重霄,把一個精致的利己主義者演的入木三分
《老牛家的戰(zhàn)爭》為人父母的榜樣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65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