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并沒有給年輕人提供停下來務虛一會、又或是節(jié)奏不同的余地。
所謂的“矯情”并非一小撮人的對影自憐,而是現(xiàn)代東亞年輕人當中存在的一種對平凡的循環(huán)詛咒:
成功者的生活或許有意義、有目標,但普通人則傾向于認為自己應當渾渾噩噩地度過一生。
但渾渾噩噩、缺乏生活意義的狀態(tài),又反過來讓年輕人無比痛苦。
嘴上想擺爛,身體上在僵化地工作運轉,但內心又不甘于自己就這般成為某個公司或流水線上的螺絲釘。
可若要問不當螺絲釘、要做出什么樣的事業(yè),無數(shù)年輕人又難以回答。
“我的解放日志”《我的解放/出走日記》:為賦新詞強說愁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64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