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那年盛夏的一個晚上,無意間接觸到的這個電影。還記得空曠的客廳只剩下一個人默默地觀看,熱血沸騰、胸中激起無限的斗志的情景。那時候正值叛逆、年少的巔峰時期,真的很榮幸能夠有這么一個人物——經(jīng)受過國家戰(zhàn)亂、人格侮辱、身心鞭笞的硬漢打入自己的記憶里,并成為榜樣、精神信仰影響著自己。追風武士——崔裴達,you are my hero!
片子的節(jié)奏把握的還不錯,一環(huán)扣著一環(huán),整體結構始終還是小人物,大夢想的調調,表現(xiàn)上稍為陳舊些,但故事的感染力對于一個深愛跆拳道的練習者來說的確已經(jīng)算是尚層之作,非常喜歡里面的一些對白,不顯港片的做作,后續(xù)的內容雖然夸張,但很符合韓國片的邏輯,戰(zhàn)勝一切,繼續(xù)挑戰(zhàn)自己。
花了很長時間下載這部電影,結果還是感覺一般。
個人覺得沒有拍出跆拳道的美,而且沒有涉及跆拳道的精神內核,所以看上去,和空手道沒有什么區(qū)別。
唉,還是自己好好練吧,畢竟不過是一幫電影演員。
很遺憾很多無知的人連空手道和跆拳道都分不清,本片是一部經(jīng)典的勵志電影,大山倍達的經(jīng)歷告訴我們,天道酬勤,生命不息、奮斗不止。
喜歡片中的經(jīng)典臺詞,愿與各位共勉:
“沒有正義的力量是暴力,沒有力量的正義是空虛?!?br>
我特別喜歡這種武道題材的勵志片子,不僅僅是因為自己習武,而更多的是因為許多生命的極限,需要通過武道才能窺探。
必須承認的是,《風斗士》在劇情方面乏善可陳。小人物在屈辱之下,奮發(fā)圖強,終成大師的例子,是勵志片最通用也是最常用的劇本。
要是非要說亮點,《風斗士》的武指和音效應當是最先表揚的。
不同于《拳霸》系列的快速劈砍,《風斗士》呈現(xiàn)的打擊感,是空手道典型的撞擊力,脛骨掃踢、關節(jié)打擊、一擊倒地,在看慣港片動輒數(shù)百hit的套路拆招后,這些動作宛如一劑濃烈的芥末,猛地中出在我的鼻腔和大腦里。
另一個勵志片必不可少的因素,當然是“夕陽、大海、青春”這樣的熱血臺詞,看過幾遍之后,大致在我印象里留下的是這句話:
“你只是我要攀登的另一座山”
我一直覺得這部片子的編劇是個富有冒險精神的家伙,否則絕對寫不出如此感同身受的臺詞來。
高山于前,與其望而仰止,不如攀而立其上。
不斷地給自己尋找更高更強的目標,不斷地鞭策自己攀登,然后周而復始,半生之后回望,才能慨嘆腳下云海里隱沒的山峰
其實這是極真空手道創(chuàng)始人的故事,大山倍達是日本極真空手道創(chuàng)始人,這個電影講的也是極真空手道的創(chuàng)始過程。
并不是跆拳道。
風斗士:神仙打造!跆拳道創(chuàng)始人的曲折經(jīng)歷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35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