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這部電影,認識了女主上白石萌音。這個角色選的太好,剛出現(xiàn)時黑黑憨憨的樣子正像個鄉(xiāng)下孩子。猜測化完歌舞伎妝后或會完全不同。果然,這個包袱一直到最后女孩出科,正式化歌舞伎妝才抖出來——白底粉臉,櫻桃小嘴,果然立即變了個人,完美的臉型,月牙兒一般的笑眼,讓整個角色顯得明顯更成熟嬌俏。此外,日本歌舞伎那種精致的生活細節(jié),節(jié)制規(guī)范、儀式感強烈的舞蹈動作,點點滴滴都滲透著日本特有的靜寂之美,算是本片最大的看點。除此便乏善可陳了,所謂一部歌舞片,其襲用美國經(jīng)典歌舞片《窈窕淑女》的套路且遠不及前作的差距早就被諸多影評家詬病。只是因為細致的歌舞伎介紹和美輪美奐的京都景色才讓影片加分不少。恩,最后的片尾曲也還不錯。雖然也是改編的。
古老迷人的日本京都,藝伎行業(yè)日趨式微,由小島千春(富司純子 飾)經(jīng)營的萬壽樂茶屋只剩下一個舞伎。某天,一個說著鹿兒島、輕津地區(qū)混合方言的年輕鄉(xiāng)下女孩西鄉(xiāng)春子(上白石萌音 飾)上門來說要成為一名舞伎,要求在萬壽樂學藝,但因條件限制遭到千春拒絕。對方言非常感興趣的大學語言學教授京野法嗣(長谷川博己飾)與萬壽樂老板打賭春子能在半年內(nèi)成為舞伎,表示愿意親自教導春子學習京都話。于是,春子進入了萬壽樂,開始學習舞伎必須的禮儀、語言、技藝。追求夢想的路上,又有什么在等著她?
這部講述日本傳統(tǒng)藝伎行業(yè)的電影其實是一部仙樂處處聞的歌舞片。導演周防正行1996年的舊作《談談情跳跳舞》風頭很是強勁,不但橫掃當年的日本電影學院獎,還曾被好萊塢買下版權翻拍。后來的作品《即使這樣也不是我做的》也算是受到不少矚目的現(xiàn)實主義題材話題之作。18年后重歸音樂類型電影,周防正行選擇日漸衰落的藝伎行業(yè)作為切入點,歌頌這個古老職業(yè)的同時,也不忘加入現(xiàn)代的女性自立思想,影射新舊思潮影響下的日本和它的年輕一代。
雖然看了內(nèi)容都會覺得致敬《窈窕淑女》的意義明顯,但日本畢竟還是拍出了自己的東西,大抵無非是因為京都這個地方本身就有著其獨特的魅力,這種魅力既是古都、神社、櫻吹雪的景致,也是和服、和食的典雅,還是圓潤軟綿的京都口音。去過京都都會被那座城市難以言說的安詳感打動,就開在祇園町的限時愛馬仕概念店都美好得不食人間煙火。
可是,所有美好之下都是嚴苛。美麗的妝容與和服意味著數(shù)小時的裝扮,流暢連貫的舞步意味著數(shù)月數(shù)年甚至數(shù)十年的苦練
看后讓人心情十分愉悅的一部電影。據(jù)說,在日本要等到九月份才上映,有幸在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的展映中先睹為快。
周防正行是我非常喜歡的一位導演,大學時看過他的代表作《五個相撲的少年》和《談談情,跳跳舞》。尤其難忘后者,在我人生中最消極寂寞的時候給了我生活的動力,讓我懂得了生活需要自己通過改變?nèi)?chuàng)造美好。
周防正行不算是高產(chǎn)的導演,算起來,真正算是出自其手的作品,也就上面提到的這兩部。但我卻認為,他是日本電影最正統(tǒng)的繼承者??酥?、沉穩(wěn)的鏡頭語言,收放自如的情緒,略帶憂傷的喜感,以及對日本傳統(tǒng)文化的尊重。仿佛都是7、80年代日本電影的標志。
同時,他也表現(xiàn)出日本和西方文化的融合統(tǒng)一。《談談情,跳跳舞》的主題是交誼舞,這種產(chǎn)自于歐洲的舞蹈,音樂也極富童話色彩。而英文片名:Shall we dance?更是出自經(jīng)典歌舞片《國王與我》?!段鍌€相撲的少年》中也有一位精通日語的英國學生,為修學分加入相撲社,最終愛上了相撲運動。
而這部《窈窕舞妓》,似乎將這種融合統(tǒng)一發(fā)揮的更為淋漓盡致。
影片首先用大量的篇幅
本來是沖著日本京都文化去看的,沒想到是一部勵志類成長片。里面對于京都文化的介紹很少,對藝伎文化的介紹也不多,倒是很喜歡里面各種口音的翻譯,雖然聽不太懂,但也能明白日本也是有方言的。片子里喜歡的元素不多,打發(fā)時間看看還可以。里面很多說著說著就唱起來的橋段有時候接受不能,本來對于和服也是有所期待的,但是也沒教大家怎么穿啊。
《窈窕舞妓》意外驚喜的喜劇片 《窈窕舞伎》電影劇本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29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