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是因為人生的閱歷和經(jīng)歷相當(dāng)缺乏,自然在地位上是不可能與大人相對等,所以在生活中一方是教育者一方是被教育者。教育之難在于一方面要和孩子成為朋友盡量以平等的方式溝通引導(dǎo),又要在孩子任性無理的時候強硬斧正。成年人不只家庭孩子更要面對生存的壓力,所以很多人之前成家談教育的時候每個人都是教育家,為人父母的時候又抓瞎,這是現(xiàn)代教育的通病。
影片里很好的刻畫出了左右為難的父親,這不片子如果描寫父親拿高分確是應(yīng)該的。來先說兩只狗。第一只狗是走丟的,這個毫無辦法
真是太真實了,電影中的溜冰場就是我上初中的時候老去的土門伊麗莎白溜冰場,一個只有雙排輪滑沒有單排輪滑的奇葩溜冰場,有一次跌倒還把我大拇指手筋給弄傷了呵呵……
還有電影中出現(xiàn)的五星街天主教教堂,李玩家應(yīng)該是在附近的李家社區(qū)取的景。
西安蓮湖區(qū)的朋友應(yīng)該對這個片子有著更多的感觸吧,這就是我們的青春啊。
“乖”字,古義乖戾,今義聽話順從。字義的演變過程,正是李玩內(nèi)心的變化。
昨天看了這部電影的點映場,感覺這種諷刺性極強的作品有幸在全國的銀幕上公映實屬不易,短評寫著寫著就已經(jīng)很長了,索性轉(zhuǎn)到長評暢所欲言。
電影的宣傳和網(wǎng)上一些好評中總會用到“最好的青春片”這種說法,有趣的是,它與其他青春片不同,整部影片并不是以初中生美好的青春訴求為主要線索,更多的是以孩子與家庭、學(xué)校和社會荒唐卻司空見慣的矛盾展開,反過來再來反思對與李玩仿佛年紀(jì)的少年的愛、教育和關(guān)懷的命題
今天終于把狗B看完了
之前室友邊看邊說:“這個爸爸太壞了 想捶他?!? 我問:“咋了?” 她說:“他對他女兒很不好,重男輕女,還打她?!? 我沉默。
我和李玩很像。我也有個愛打我的爸爸。從小時候犯錯抓到沙發(fā)上按著脫了褲子打屁股,到小學(xué)做算數(shù)題錯一個打一個手心,后來用拖鞋打,用鋼尺子打,用雞毛撣子打,還有扇耳光、扯頭發(fā)。小時候他打我我就躲,長大點打我的時候會頂嘴,然后被打的更厲害,再后來我學(xué)聰明了,大人是永遠(yuǎn)沒有錯的,打我罵我我也什么都不說隨你,但是心里憋屈眼淚直流
看《狗十三》的原因,主要是被“禁封五年”的宣傳標(biāo)語給忽悠了??戳耸昼姡瑴喩聿蛔栽?,想溜。陡然又想起阿城的話——要素讀,不帶任何成見地看。想到這兒,只好捏住鼻子把它看完。
言歸正傳,電影采用十三歲女孩的視角看世界,正處于叛逆期的李玩,父母離異,她跟爺爺奶奶生活,偏科物理,平時愛看高冷的《時間簡史》,因掛科英語,父親替她做主報了英語補習(xí)班,為安撫李玩的不快,父親特意買一條狗跟她作伴,不巧的是,爺爺一次買菜時,不小心把狗弄丟了……然后中途安插了家暴、三角戀等等佐料
“狗十三”真實的社會問題寫真(僅影視角度不討論主題)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