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的時候跑去電影院看這部戲。年輕的時候不懂憂愁,我們無法意識到好好活著是艱難的事。
張艾嘉是女主角,好象是為了家庭的生活,于是嫁給了一個英國又或者是哪個國家的餐廳老板做續(xù)弦。老板有個女兒,天生坐輪椅的女兒。忘記名字了,只記得演員是袁詠儀。
印象深刻的鏡頭有下面幾個:
1、張艾嘉帶著袁詠儀去海邊看日落,夕陽總是很美好的,那時候,張艾嘉心里所想的是要帶著袁詠儀離開這個讓她們兩個人傷心的國度。
2、回到香港,張艾嘉再度碰到自己青梅竹馬的初戀男友(周華健飾演,職業(yè)是醫(yī)生),本想再續(xù)前緣,但發(fā)覺自己的繼女喜歡這個初戀男友,于是決定放棄并撮合她們。最終,繼女在周華健的幫助下,告別了輪椅站了起來。
3、在幫助高竣(真汗,全片我只記得這一個片中的名字。由趙文暄扮演)競選議員的時候,最終輸給了對手,也就是自己青梅竹馬的初戀男友??吹将@勝后的初戀男友與袁詠儀快樂的接受媒體采訪,站在遠處的張艾嘉笑了。
4、結尾的時候,高峻對張艾嘉說“不管你是否愛我,我必須告訴你,我想我愛上了你”。
呵呵,其實是比較純粹的港片
還是深夜,對著電腦又不知道該干啥了。雖然也有在線的朋友發(fā)來信息,有一搭無一搭的聊著。我想,如果我能把著一問一答制的聊天方式堅持下來的話聊到天亮去沒什么問題,可還是被我自動放棄了。用連自己都覺得無聊的沒話找話纏著朋友來沖淡自己寂寞的感覺……,有些無恥和自私的我其實不是做不到,而是發(fā)現(xiàn)它對我來說好像沒什么效果。。。。
剛剛向滿樓大哥推薦了一部我比較喜歡的電影,張艾嘉演的一部十多年前的老片子了,片名叫《我要活下去》。反正沒啥事兒,順便找自己又重溫了一遍,看完后仍感覺意猶未盡,于是上來念叨念叨,當作是一面鏡子的預付款吧。等以后的某日,再看它的時候可以拿出來照照,對比自己究竟改變了多少。。
女性題材的電影也看過幾部,對比起來它不算是最好的,但它有自己的特點吸引著我。“我要活下去”這句話聽起來好像挺悲壯的,如果只看片名的話,我肯定永遠猜不出它的內(nèi)容,更想不到它會有一個比較圓滿的結局。呵呵~~~我喜歡的,大團圓的結局。無論是什么樣的故事,我都會期待它有個圓滿的結尾,如果讓我去寫一個故事
片子講述的是中國廣東某鎮(zhèn)上的女青年貝欣因給其外婆治病,無奈拋棄了她在鄉(xiāng)下插隊的戀人文子洋,遠嫁到英國倫敦,成為當?shù)匾晃恢袊宛^老板的妻子。
貝欣是一個為家庭而活的女強人,但她為家庭而活卻又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為家庭的雞毛蒜皮,而是為維護整個家族大的方面的利益而拋棄其它的一切,甚至包括感情。
一開始,貝欣為了替外婆醫(yī)病而放棄了與戀人文子洋的結合。她的這一舉動完全是為了家庭給外婆看病,而犧牲了感情,一開場就交待了她的這種生活目的。而且,觀眾從她雖對戀人無比留戀但又義無反顧地踏上旅途的舉動中,開始認識到了她作為一個普通女子性格中“強”的一面。到了倫敦后,貝欣為了和丈夫前妻的女兒葉帆溝通,增強葉帆生活的信心,她一方面委屈求全,另一方面用強迫的辦法使葉帆的心從絕望中復蘇。貝欣此舉的目的仍是為了家庭中的重要一員——葉帆。在面臨丈夫出走,房子即將被債主奪去的情況下,貝欣竟然決定與債主賭一把,盡管她幾乎不懂怎樣玩賭。觀眾從她的這種冒險行為中更真切地看到了她性格中“強”的一面
張艾嘉真的太有魅力了。袁詠儀也很不錯。
影片講述了貝欣(張艾嘉飾)的故事,一個傳奇的女性,從開始的窮困小妹到后面的女強人,在困境時沒有自暴自棄,怨天尤人,而是清醒自持,努力奮進,一路走來有諸多不易,讓人感受到了女性的堅韌。
在自己活的閃耀的同時,也點亮了別人的人生。幫助繼女(袁詠儀飾)重新站起來,走出去,收獲了好的歸宿。
雖然有點童話,中途得到了豐厚的家產(chǎn)。但是許多中了彩票的人,最后也不一定過得好。
擁有管理財富的能力才是關鍵。
貝欣有這樣的能力。有錢之后,能夠守住初心
看影名我以為是生活緊迫苦難的故事,結果是女人要活下去的主題。
無論在哪個時代,在中國女人都是很不容易的。古代女人扎小腳,不出閨門;現(xiàn)代依然生兒育女,接受結扎,接受“二奶”。都有心理和生理的摧殘。這些,女人們都默默地接受著。男人,有什么理由不愛惜女人呢?
張艾嘉演的貝欣聰明,勇敢,所以她活得很好,最后還贏得了丈夫的愛。貝欣有的一直是交易的婚姻,而對于青梅竹馬的摯愛,就只能看著他幸福了。這是女人最痛??! 女人是比男人更感性的動物,愛可以說一向是女人的全部。為了活下去,貝欣放棄了愛情,選擇了生活。同時這里也告訴了我們,愛情是可貴的,但生存同樣重要。做人要自愛,自強!
【我要活下去】張艾嘉——貝欣,詮釋女性力量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5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