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圖》作為今年最受期待的藝術片,電影過半,我仍一臉懵逼,片尾音樂響起,我似是而懂,但又不是完全明白?;貋砜葱┯霸u及導演訪談錄,才從虛虛實實意象中理清些頭緒。與《路邊野餐》類似,影片將時間、空間順序打亂,通過追憶尋找的方式,一點點將作者想要表達的意圖呈現(xiàn)出來。對于觀眾而言,這不是輕松的方式,想要明白,就得動用所有的知識積蓄,調動所有感官與思維,否則看后比不看還要遭,這里面包括文學、美術、宗教、民俗甚至歷史。總之,影片包含信息量過大,很難讓一個觀眾在二小時內完全吸收;這里面有導演的野心意圖,另一方面也說明導演駕馭能力的欠缺。
影片一開頭是主人公高淳下河抓一條黑魚養(yǎng)在父親靈位前,當?shù)亟咃L俗是人死需黑魚供著,直至黑魚死,死者靈魂才能安息。吊詭的是黑魚沒有死,說明父親的靈魂一直船上;船工武勝失足落水而亡,掌舵的祥叔擅自放走交貨的“大魚”,不辭而別;最后這條魚破網(wǎng)遁入長江。
如果你以為這是一部懸疑恐怖片,那就錯了。這不過是導演故弄玄虛設置一個幌子。真正主線是高淳與女主角安陸的情愛史
一刷看沒咋看懂,只覺得攝影和構圖極佳、無可挑剔,好像一部制作精良的關于長江的大型紀錄片。二刷在無數(shù)次暫停中抄下了里面的所有詩詞,不得不說,導演的詩很合我胃口。有種雖看不懂但又覺得可以領悟的迷幻感,其實這也是我眼中的文學。第二次看懂到百分之六十五左右,男女主在長江之上演繹著兩個順逆時間線的對流,用長江來追溯自己虛幻又飽含文學性的一生。也許是,我猜測。
看長江圖之前看了簡介,同樣以詩為線,不免會拿來與路邊野餐做比較。路邊野餐只看了詩集,便不妄言電影的部分。單從詩來說,路邊野餐像寫在撕開的煙盒上的囈語,長江圖寫在水上,推著故事往下走,長江是一條地域線,也是一條時間線。
江水聲如回音,沾著泥漿。長江圖安于生活的粗糙與塵埃,不歌頌不歡慶不尋找人性之光,是低眉垂眼不忍看眾生眼睛的佛,更不聽任何祈愿。
我放棄了揣測導演何以為之,這部電影使我安心看完,全因它即使內容里發(fā)問不少,卻能感受到導演的沉著而不是對世界的疑惑,這些問題他早有答案。
電影大片留白,而聲音卻不曾靜下,這長江就在觀者耳邊。文藝電影如果沒有光影構圖等等畫面的美,不足以被有力地安利:迷霧中的船只,灰藍的山巒,陽光投在身上的柔光,大雨時畫面變多的噪點……都是帶著粗礪的美。
女主的出現(xiàn),讓我恍惚覺得看了一部抽象的聊齋,再后來讓我猜測是否在探究人與自然的相處……我不再梳理主旨,沒看懂一個導演,沒看懂每個角色,看見了眾生,記起我們在一條船上,也記起我們在一條河上。
雖然今天一天課,雖然今早天不亮就得起床,昨晚我還是守著《探索影廳》看了《長江圖》,抵擋著睡意觀片,看完卻睡意全消,又到百度去尋找影評。有一部稱為“天書”的電影《云圖》我還未及觀看,《長江圖》是否要和它叫板?昨天我一直在回憶《弧光》,20多年前的一部另類電影,至今也不能完全解讀;結果晚上就看了讓人夜不能寐、還要長久占據(jù)我夢境的《長江圖》,這是否是對我數(shù)十年執(zhí)著的回報?昨夜錯過了許多奇跡,今天我想在百度把《長江圖》回放一遍,補上疏漏的部分,然而怎么也打不開了
為自己準備一場葬禮,記電影「長江圖」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3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