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面出現(xiàn)了一排小白點兒,它們靠近的時候,天空也逐漸泛了白。rock&roll的呼喊響徹波濤,他們得救了,可誰來拯救接下來的生活?
題記: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正在地鐵里摟著心上人,正想著她今年剛賣了車……一會兒我們就去拿下Lv的貝殼包……坐地鐵只是因為高峰堵車……不是沒錢……正想著給自己一個牛逼的解釋……正想著我們未來可能發(fā)生的幸福和可能遇到的挫折……
這是一個標準的普通(2b)青年應(yīng)該想的事兒,我也沒想明白我為何這樣。
我從來不認為海上鋼琴師是一部值得看第二遍的電影,因為現(xiàn)實中純粹根本不存在,鋼琴師1900這樣純粹中的純粹的人應(yīng)當生活在《弟子規(guī)》或者《理想國》中每個章節(jié)之后的批注小故事中——它是用來騙傻逼的。
恰巧,傻逼也是用來被騙的,正如有陰即有陽一樣,一件事物或一個矛盾存在的意義,或許就是為了成為一組事務(wù)和一對矛盾。在北海的這堆破船也是一樣,一群在爛船上活著的丑家伙,給英國數(shù)千萬的、各個階級、性別、種族的想處在不同場景下使用不同體位聆聽音樂的人放音樂。你情我愿
《海盜電臺》又將人們的視線帶回到上世紀那個讓人無限懷念與憧憬的精彩的60年代,但與原來預(yù)期的不同,影片并沒有因為“海盜電臺”(游離于主體之外的自由存在)和搖滾樂而走上激烈的反叛和瘋狂路線,反而象是一次溫情回顧。這跟導(dǎo)演是理查德·柯蒂斯有很大關(guān)系,理查德·柯蒂斯以往的作品不管是編劇還是導(dǎo)演,往往都著眼于一個“情”,無論背景如何,友情、愛情、親情都著細膩的生活氣息,在會心微笑之余帶著溫情和感動。
“海盜電臺”是獨立于體制之外的私人電臺,24小時不間斷地播放搖滾樂,是自由與解放的象征,深受民眾的歡迎。他們也因此成為英國當局的眼中釘,因為政府是最痛恨自由人了,在當局者眼中他們是“骯臟的下水道和不負責(zé)的商業(yè)主義,道德低下”。但在當時“海盜電臺”的存在并沒有不合法的地方,于是政府要做的就是“如果你不喜歡什么,就編法律出來,讓它不合法”。影片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講述“海盜電臺”最后的輝煌。
影片的切入點是一個少年卡爾登上“海盜電臺”的基地船,由此見證和展開“海盜電臺”的傳奇
電影表現(xiàn)了一個以搖滾樂為精神食糧的年代,精心挑選的幾十首搖滾金曲輪番上陣,觀賞性確實很強,從冷幽默到下三路,英式笑話隨處可見。導(dǎo)演盡情地展示了男人間的快意瀟灑,他們只為音樂而活。
一艘船,一群人,這個海上電臺管理松散,但是分工合理;D J們主持風(fēng)格各異,自由自在地漂浮在音樂的洋面上。電波從船艙里傳出,收音機把他們的聲音帶進千家萬戶。《海盜電臺》(The Boat That Rocked)除了這處主場景和主角們,剩下的只有兩撥人:一心試圖搞垮電臺的無聊政客,電臺的超級粉絲和忠實擁躉。影片的轉(zhuǎn)場切換大多在這三部分做文章,往往音樂聲一響起,一邊是政客的咬牙切齒,一邊是聽眾的歡呼雀躍,冷熱兩重天。
電影表現(xiàn)了一個以搖滾樂為精神食糧的年代,精心挑選的幾十首搖滾金曲輪番上陣,演員們的服裝造型更是標準的英倫范兒?!逗1I電臺》的觀賞性確實很強,從冷幽默到下三路,英式笑話隨處可見。不說載歌載舞的??岫温?,光是幾處帶點葷味的段子都可以把觀眾搞得樂呵呵了。光溜溜的童子雞卡爾為了第一次煞費苦心,卻接連撞墻,喪氣不已
[ 新世紀浪跡者,不準出現(xiàn)在這個世紀,不準出現(xiàn)在任何世紀。]——約翰·梅杰,一九九二年。
一九八九年十月,警方查抄了倫敦最大的地下電臺“中央軍”。英國電信監(jiān)察機構(gòu) ICSTIS (獨立電話服務(wù)管理委員會)下令取消了 0898 和 0836 兩條電話語音線路,而這是兩條連接著倫敦地區(qū)電氣音樂舉辦舞會的特別線路。
你可以把這看成是游戲,也可以把這看成是抗爭;總之事情就是這樣,對有的人來說生活就像音樂,可有可無,有得聽就聽沒得聽就歇著;而對另外一些人來說,聽不下去的音樂就好像那些猶如狗屎一般的中產(chǎn)生活,拼了命也難以忍受下去。
一天二十四小時、一周七天、巨量唱片和播放設(shè)備,以及在各種公寓里搬來搬去的游戲……這種不法的傳統(tǒng)早在遙遠的一九六四年“卡洛琳”電臺時期就已經(jīng)存在。嗯哼,伙計,你知道,“卡洛琳”就是在一艘船上進行著他們的非法播音。
大量非法電臺的存在與其是一種娛樂,倒不如說是無法避免的產(chǎn)物,就像 梅杰 首相所說的,在任何時代、任何世紀,國家的官方價值觀都不容撼動:我們需要的是整潔的社區(qū),綠草茵茵的城市公園
【海盜電臺】深入人心的音樂片 I love the show "The Boat That Rocked ".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1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