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瑞只是想要成功;
瑪麗只是想要一個家庭;
海倫只是想要哈瑞的愛情;
克里斯多只是敬愛他的父親;
銀狐的老板只是想要捍衛(wèi)他與海倫的感情;
菲利普只想爭得自己作為拳擊手的榮譽;
費根只是想要錢;
他們只是想要……
其實我很佩服男主角追求自己夢想的精神,從某種角度上來說,他也是“很有一手的”;只可惜時不我待,每個人的“想要”最終造成了一個人的最悲劇,最后一把無力回天式的情意,壯志未酬,含恨離去。
片中的愛情線索非常簡單,主線故事也并不復雜,但正是些亮點鑄就了一部電影的成功。讓我臣服般的打了5顆星……
1、摔跤場面——說實在的,“血腥畫面”我是沒少看,已很難有什么“番茄醬”能讓我這般的心驚肉跳,我相信這不僅是摔跤運動的力量,還包括了老式黑白電影的一絲不茍的魅力。那是真實;臉龐早已逝去,但是光彩不會消逝。
2、古典美女——昨日剛好有“奧特曼”給我看赫本晚年接受采訪的視頻,并嘖嘖感嘆著說“女神也有老的那一天”;的確,那個年代的美女并非如當下,布料都省了幾尺,但60年過去,在膠片里,魅力依然不減,高貴
四海本色突出了哈瑞的底層人生中欲望,總想大富大貴,過上舒服的有錢人的生活,一直都在奔波,投機,鉆營,接近有錢人,希望從他們那里獲得幫助和外快,給酒吧拉生意,聯(lián)絡(luò)窮人投資買股票等等,只要是機會就不放過,最終招來殺身之禍。
在資本主義那個欲望的社會里,每個階層都有一定的利益圈子,從福利院長大的孩子夢想著不再受苦,不再受人歧視,總想做一番大事業(yè),他找到了機會想操控倫敦的一場名人之間的摔跤比賽,名利雙收。結(jié)果局面并不像他想要那樣發(fā)展
朱爾斯·達辛的這部黑色影片,節(jié)奏緊湊,以酒店皮條客哈瑞為主角,從其卑微的社會角色,貪婪投機的賭徒心理為起點,在看似有機可乘的機會下終究還是賠上了性命。影片中各個角色形象豐滿,在眾多的特寫鏡頭及黑夜、狂奔的視角下,所要表達的已經(jīng)不只是男主咎由自取的命題,在唯利是圖爾虞我詐的環(huán)境里,被抹殺的永遠只是那個不起眼的小人物,從黑夜里出現(xiàn),在黑夜里生存,又從黑夜里消失。
黑色電影的一大特征就是夜間場景居多,恰好本片的片名中又有個night,這個充滿陰郁絕望的宿命感的故事從黑夜的一場追逐開始,又以黎明的一場追逐結(jié)束,主角哈瑞使勁渾身解數(shù),最終還是沒能逃脫悲劇的命運。其實哈瑞并不是無腦的混混,他那些靈機一動的妙計屢屢奏效,讓觀眾拍案叫絕,在摔跤場外一舉獲得老式摔跤的忠實擁躉老頭的好感,巧妙利用激將法促成兩大摔跤高手的比賽,以及最后被追殺時,通過警察來擺脫對手的情節(jié),都說明這個小人物過人的智慧,可惜這種智慧只是小聰明,他缺乏的是對自身的審視和對大局的把握能力,只是一廂情愿的構(gòu)筑起美好的前景,然后在前進的道路上碰的頭破血流。骨子里,就像他的女友瑪麗說的,他還是個不成熟的孩子,當他用那一點小聰明來對抗這個黑暗的都市中那些老奸巨猾的對手時,他的失敗是從一開始就注定了的。他的天真支撐著他疲于奔命,期望在倫敦這個大城市打出名堂,甚至一度還讓我們看到了希望,也正是這種天真,最終把他逼上了無法回頭的絕路,毀滅了他的一切,還有他身邊的人。
哈瑞的失敗,還在于他的賭徒心理
成者為王敗者寇,成了就是類似《教父》,《好家伙》之類的黑老大電影。但是,這電影反映一個底層小人物一心向上爬的奮斗,然則這不是一部教父電影,而是一出小嘍啰“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式的悲劇。男主在影片最后為了女主過上好生活的那段,堪比歐亨利的諷刺小說和星新一的諷刺小說,真是讓人唏噓不已。男主女友是一個純粹的好人,男主老板女友是一個城府不深的人。
///////////二年之后2022年3月6日回頭看豆瓣,這部電影也只有3785人標記看過。
此片導演jules dassin因受麥卡錫主義的迫害無奈逃到歐洲,并在那里拍了幾部經(jīng)典電影,如本片和另一名片RIFIFI。感覺dassin相比其他美國導演風格更歐化,松中有緊。本片一開始的追逐戲和貼切的音樂,就牢牢吸引了我的注意。一路下來,故事極為緊湊,沒有一點多余。演員們的的表演可圈可點,使每個角色個性十足。全片在倫敦實景拍攝,真實感油然而生,且大部分都是夜景,正好點了Night and the City的題。最后悲劇性的結(jié)局反映了小人物光有不切實際的抱負沒有用,有時甚至是危險的。男主角最后的結(jié)局也反映了社會的黑暗和殘酷,人與人之間爾虞我詐的關(guān)系,讓人噓唏不已。個人感覺本片比RIFIFI更引人入勝。強烈推薦有興趣的朋友一試。
“四海本色”TRIUMPH OF FILM NOIR!!!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54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