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多年來一直生活在國外,平日又多為生活忙碌,比較少留心國內的文化生活,特別是偶像劇,覺得那是少男少女的文化, 自己已過了那個會被感動和作夢的年紀了。
今年夏天因為很偶然的原因,第一次看到一集有賀軍翔作客的"康熙來了",驚嘆于他那種夾帶著一絲謙和的美麗和陽光,于是決定去看一看這個被譽為臺灣第一美男的作品到底是怎么回事。沒想到這一發(fā)既不可收拾,我接連看了他的"惡魔在身邊”,"愛情合約”,"換換愛", "斗牛要不要","幸福最晴天", 還有許多有賀軍翔參加的綜藝節(jié)目,毫無招架地成了他魅力下的敗將,讓自己近些年來筑起的感情防線完全瓦解...看賀軍翔演戲就好像和他一起經過那一段段心歷路程,我可以看到小美賀軍翔對每個角色的全身心投入,非常欣賞他的多層次多面性的演技和那種可以帶你進入他細膩的感情世界的能力。當然在贊賞他出色的演技的同時不得不承任他是一個造物主的精心杰作,集俊美,高大,健碩,陽光,敏婕, 詼諧于一身,好像這一切還不夠似的,再疼愛有加地賜給他一雙深邃的會說話會放電的眼睛,哪天在街上若不小心和他擦肩…
看完這部劇 是去年夏天的事了吧
而愛情合約最早播放 已經是二零零四的年的事了
很遠
遠到我全然無法回憶起零四年的自己是何種模樣
但是影視劇作卻擁有這樣的一種幸運
留給我們可以隨時拿起及回味的幸運
這么多年果然一切有了誰都無法預知的變化
林依晨 賀軍翔 張睿家
如果你們幾個放到現在一起合作 會是何等不同 又會是何種不可能
一定也必然的是 不會有當年的那種感覺了
果然啊 時光賜予了我們每個階段不同的自己
不知道這部劇在當年的收視率怎樣 不知道當時看的觀眾的感受都如何
我真的很想知道 在當年看過后和到了這么久之后在回憶時
一切會有什么不同 而那些劇中人他們是否也都會懷念那樣一段時光呢
我想 再也不會有一部偶像劇如愛情合約這般
愛情合約真的不同與現在如同速食面般的偶像劇
拍攝的是何其的內斂含蓄留白 在一開始幾集的時候
幾乎讓被‘速食面’侵蝕的我 直抱怨無比的沉悶和壓抑
沒有任何的噱頭或具有讓你瞪大眼睛張大嘴巴的情節(jié)鏡頭
開始的時候完全無法知曉導演想表達的是什么 故事又將如何進行
但是就是那些長時間停滯般的鏡頭畫面和…
很難找片源,今天下載的畫面效果也很一般,但第一集就很合口味。
專為尋找林依晨而來,因為還困于程又青和李大仁的故事中,卻又不想再看一遍,只好找林依晨和陳柏霖其他片子看。
假發(fā)片段倒有類似橋段,長發(fā)短發(fā)間轉換還是很有吸引力。
又見沐浴片段,惡作劇之吻里太多多得有點不舒服了,差點以為是回那了,不過這個只是交待傷痕而已。
第一集以想談戀愛結束,進度適當。
Blog音樂一直是張震岳的那首《關于我們之間的事》。手機彩鈴其中之一也是它。
真的這么喜歡這首歌么?這還真的說不清。除了懶于更換,更確切地說,是有一種情結在里面,一個夏天過去也難以釋懷。
在武漢最后的夏天里,校園網最爛的一段時間,伴隨著泡面、冰鎮(zhèn)奶茶和論文指導手冊,斷斷續(xù)續(xù)看完了一套羊推薦的陳舊的臺灣偶像劇《愛情合約》。張震岳的《關于》就是其中不斷出現的插曲。
有幾次打開BLOG,想寫點什么給這部劇,卻總是聽著背景音樂發(fā)呆,恍惚間想起劇中片段,回過神來已經鼻酸,再無法寫下一個字。
沒有料到一部臺灣偶像劇會讓我如此懷念。有時聽聽臺灣的小獨立,看看臺灣出品的文藝片,再回頭看那些泛濫的臺灣偶像劇,總是感慨分化嚴重仿佛不是一片水土蘊育的。有幾個臺灣電影人轉行或跨界拍了幾部偶像劇,成品都非常有質感和誠意。然而他們給偶像劇界帶來的幾部佳作還是叫好不叫座,收視率往往不如那些闊少惡少和灰姑娘的愛情故事。也不能說民眾沒有欣賞水平,電視劇和電影的受眾群體的確有差別。
話題有點扯遠了,…
《愛情合約》愛情沒有合約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79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