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對別人訴說心中帶著崇敬和贊許的懷念,常常會因為激動而失語,或者表達混亂。很不幸,本片兼而有之。
2、影片的文藝性弱化了劇情,使得觀賞的過程變得冗長和乏味。
很少看法國電影,記憶最深刻就只有童年時的虎口脫險,和同樣是路易·德·菲奈斯主演的一些喜劇電影,認識的法國電影明星也很少,女星也只記得一個蘇菲瑪索。不過印象中,法國電影常常能給我驚喜。今天中午看的這部《罪惡部隊》,本以為是打打殺殺的二戰(zhàn)戰(zhàn)爭電影,剛剛開場的一個鏡頭就已經(jīng)告知我,這是一部典型的慢節(jié)奏法國電影,一部囚車,幾個帶著手銬的犯人,透過車窗的鐵絲網(wǎng),可以看到車子陸陸續(xù)續(xù)超過一些民眾,帶著魚竿和魚簍的老人,騎自行車的男人,年輕漂亮的姑娘,相視而笑的情侶,相依為伴的老夫婦,熱戀的年輕人。。。。。配樂低緩而沉重,囚徒門的表情很復(fù)雜,羨慕、渴望卻沒有后悔。雖然節(jié)奏很慢,但是它的細膩,深邃,很吸引我。
這是我第一次寫影評,以前看到好多好片子或者會感慨一番,或者會無語無眠一陣,看完這個片子,胸中塊壘。然后去豆瓣上去看評論,是很低的6.5分,忍不住想要辯解什么,張開嘴,卻找不到什么有力的言語,只得郁郁地引用主人公馬努尚在絕筆信中所寫:“在離開之際.我對德國人不帶一點怨恨。對所有人都是。”
導(dǎo)演羅伯特?格迪基揚出生于法國馬賽,父親是亞美尼亞人,母親是德國人。就象他的血統(tǒng)一樣,他的電影也混雜了太多的東西,每一樣拿出來都是一把錘子,執(zhí)著地敲一下你的心臟,不去理會你的感受和敲擊的聲音。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的熱情趨于淡漠,趁著錘聲的疼痛,我也雜亂地記下自己的感受,讓我的疼痛能延長一些。
法國人
片中有個偽軍叫普卓,本來是個基層的小密探,協(xié)助德軍抓捕了一個抵抗分子開始受到賞識,看到那人遭受酷刑逼供,他感到恐懼,心里也隱隱的同情,后來給抵抗分子通風(fēng)報信,但不被人信任;他庇護了一個猶太姑娘,然而猥褻地提出了身體的要求,嘗到了權(quán)力的甜處,然后極力地去維護權(quán)力,最終成為了忠實的鷹犬。這個墮落的過程很大眾化
這部片子分了很多段看,講述的是在法國的抵抗法西斯運動,雖然勇敢但是不成氣候,被法國警察一舉抓獲,行刑逼問,有人坦白,有人招供,所有的一切都召示著法西斯的殘虐。另人敬佩的是人們內(nèi)心的堅定。PS:女人真是災(zāi)禍的根源。
基于史實。
“梅麗娜,我深愛的人,幾個小時之后,我將離開這個世界,我們將在下午三點被槍決。
這就像是生命中的一次意外。我無法相信,但我再也見不到你了。我還能寫些什么呢?每件事都模糊又清晰的浮現(xiàn)。我成為一個志愿解放軍,在勝利指日可待時我卻要走向死亡。
愿帶給我們自由的人幸福,是他們讓我們嘗到自由的甜美,還有后續(xù)的安寧。
在離開之際,我對德國人民不帶一點怨恨,對所有人都是。在這場將要結(jié)束的戰(zhàn)爭之后,我希望德國人民與全世界人民一起,過上安靜的生活。
我一直希望能有我們的孩子,你也希望。因此我祈求你戰(zhàn)后能結(jié)婚,生孩子,替我完成這個愿望。
祝所有人幸福。
你的 米薩克
另外,我在魯瓦街的行李中有15000法郎,用來還清我的債務(wù)。“
羅伯特?格迪基揚出生于法國馬賽,父親是亞美尼亞人,母親是德國人;帶著這樣特殊的身份,來還原一個發(fā)生二戰(zhàn)時期法國外來移民抵抗德國占領(lǐng)軍的故事,似乎有一些尷尬。然而,也正是這種尷尬,使得《罪惡部隊》的主題超越了一般二戰(zhàn)電影所展現(xiàn)出來的既定性。
這群被德國人稱作為“罪惡部隊”的游擊隊由23名波蘭猶太人、羅馬尼亞人、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共產(chǎn)黨員組成,帶頭大哥是亞美尼亞裔詩人馬努尚。雖然在馬努尚的英雄事跡中長大,格迪基揚卻并沒有把電影定位成一部高舉這群少數(shù)民族游擊隊員的反戰(zhàn)頌歌。
在格迪基揚的鏡頭里,當托馬斯向德國人聚集的書店扔自制的炸彈時,當馬塞爾向著街頭的德國士兵隨意地開槍時,那樣的場面實在無法讓人與殺敵獲勝的喜悅聯(lián)系在一起,反叫人陷入懷疑,覺得這些抵抗成員跟現(xiàn)實生活中的恐怖分子的行徑似乎并沒有太大不同。
但是,游擊隊員們的賣力表現(xiàn)并未得到上級認可,他們被要求獲取更輝煌的成就。馬努尚惱怒地回應(yīng)道:難道我們被殺的同志還不夠多嗎?不,是媒體的關(guān)注得還不夠多——維護正義終于無奈地淪落為了嘩眾取寵的指標
【罪惡部隊】2009年,我還能寫些什么呢?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55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