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飛的世界由三個板塊構成,家庭、朋友、工作單位,而三個板塊周圍,是游移不定的復雜社會,充滿誘惑,充滿刺激。當朋友板塊和工作單位板塊出現松動,外圍的不定因素便趁虛而入,另想飛頭昏腦脹,不得不面對困難,挑戰(zhàn)自我。想飛的公司拖欠了他們幾個月的工資,大學的室友罹患重癥,想飛的夢想屢遭打擊,這一切迫使想飛去接觸他所不知的自己生活圈外的世界——變化萬千的社會。
《欠債還情》的故事頗具世俗神話的色彩,英雄受難、成長,并最終在家人和朋友的幫助下克服困難、解決問題,拯救朋友于危難。這樣一個故事模式應該說經歷了電影藝術百年的洗禮,早已自成氣候。然而,看似老套的故事結構中,卻隱藏了一個頗具新意的核心結構。這就是“缺席的人”。想飛大學時代的室友“老三”是整部影片劇作的核心推動力,拯救朋友,也是本片劇作的“最高任務”。想飛的所有行動都圍繞著這個在影片中從未露面的角色展開,看似不可思議,實則構思精巧?!叭毕娜恕睆奈闯霈F,恰好襯托出想飛對朋友的深厚情義。影片揚起了賺取廉價眼淚的一貫做法,并未直接展現想飛與…
相信童話還是相信笑話?后悔離婚 發(fā)布于:2009-10-15 14:47
什么是喜劇電影?這個問題恐怕要比“什么是電影”更難回答。魯迅先生當年給悲劇下過一個經典定義: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這個定義令人擊節(jié)贊嘆。接著他以此句式來定義喜劇:喜劇就是把丑陋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卻讓人覺得牽強附會,甚至有胡說八道之嫌。英明如魯迅者尚不能給喜劇一個種人接受的準則,看來,人類了解眼淚要甚于了解歡笑。但制片家們、導演們是不會管什么定義、什么準則的,對他們來說,有“笑果”的電影就是好的喜劇電影,而好的“效果”等于好的“錢景”,在這樣的邏輯下,一部部惡搞、無厘頭的電影在市場上前赴后繼,不難想象,這類影片的主創(chuàng)在酒桌上茶館里攢段子的那種搜腸刮肚,在它們的敬業(yè)奉獻中,喜劇電影迅速淪落到相聲小品的身價,一個個免費抄來的笑話就是這些電影的主要“小高潮”,以至于對于我這種閱盡天下笑話的人來說,幾乎沒喜劇電影可看。
每當我被這類國產喜劇電影搞的很悲劇時,我就會想起卓別林,卓別林的電影幾乎全是無聲,因此他從不講笑話,但是我…
《欠債還情》簡單說,是一個好心差點辦了壞事的故事。影片呈現出清新的輕喜劇風格,故事內質嵌入了主流價值核心,情感呈現上表現出正面積極的商業(yè)美學品格。
男主人公想飛出于友情,積極為病重的老同學籌資治療,卻屢遭挫折麻煩不斷。男主人公作為被精心設計的喜劇人物,除了頗具喜劇性的情境外,還被有意突出了動作上的“弱小”,尤其是在與兩位異性的較量中,沒有占得一點便宜,無論是作為病人,與護士的幾番“冤家路窄”,還是心懷不軌,接近跆拳道女孩,一見面就被幾腳踢翻在地。
“債”與“情”在影片中成為二元的動機元素,與大量的巧合一起,雖顯拙笨、但也卓有成效地制造出影片輕松夸張的喜劇品格。跆拳道女孩劉思思是一名富家女,既是“欠債”者劉總的妹妹,也是討債的主人公想飛心儀的對象,想飛幾番討債不遂,無奈鋌而走險、意欲綁架劉思思,在影片情節(jié)滑向《沒完沒了》的時候,想飛卻停下了變相要債的手,雖然“天降神兵”,卻最終換來了真相的昭示,以及各色人等包括疑似醫(yī)院唯一的護士、劉思思等對男主人公的理解與認同。
這一美好結局與成人童話之前…
樓主:豆子 2009-10-16 23:35
今天去了萬達看了《欠債還情》,首演,而且是有見面會。見面會老套路草草而過。主要說下電影三個感情線部分。
友情——當同學得了需要對你來說有點困難的數字來說,現在這個社會上誰能真正的拿出金錢來去救助別人呢?偶爾覺得自己很有愛心,不過有時候又覺得自己蠻冷的。
愛情——劇中的愛情線展示的模模糊糊,總是感覺男主角對女主角沒什么好感似的,到最后的結尾才有那么一點點的展現。要走進電影院的同學們不要對愛情戲期待太多了哦。見面會上兩位主角都說覺得感情戲是覺得記憶深刻的,然后男主角還要擁抱一下厲娜,最后變成了握手??稍趧∏橹羞B拉手都沒有啊。
親情——是讓我最感動的時候。當剛剛畢業(yè)的我們在才進入社會的時候,被社會帶來的眾多壓力重重包圍,而這個時候無論發(fā)生了什么事情,父母永遠是最愛你的人。不管你做錯了什么,父母仍然會愛你保護你。所以我們要更加愛我們的父母啊。
劇中的笑點還是比較多的,例如:我上小學的時候,大學不收費。我上大學的時候,小學不收費。挺多時下比較好玩的東東。在劇中也看…
北京雙子 發(fā)布于:2009-10-18 23:20
[打分]75分
[推薦指數]3星半
[觀影地點]CBD萬達影城
[觀影地點] :2009年10月16日
[影評] 給他們時間,讓他們成長
導演說了:“我們認真在拍這個電影”,我想是的。
故事簡單明了,欠債還情的前世今生都交待的很清楚,按著主線一步一步演下去,其間夾雜了友情、親情、愛情,還有年輕人初入社會的不如意。舒舒服服的看完全場,笑過了,出來后還能有些思考。
劉科扮演的想飛,很真。二十多歲的男生很是尷尬,事業(yè)、親情、友情、愛情,一切都還懸在半空,選擇太多,又哪一樣都無從把握。
在工作上,開始有人叫哥了,沒人再把你當作新手。一會兒覺得自己才華橫溢,無所不能;一會兒又覺得不懂的事情太多,無法承擔更多的壓力。
在親情上,一方面看不起父母的平庸,一方面又無法在經濟上真正獨立。繼續(xù)被當成乖寶貝自然反感,但如果父母真的把你當成依靠,又一定會被嚇壞了。
說到友情,大學的朋友還有些聯系,生活圈子里多了業(yè)務上的伙伴,純情和利益都在身邊,不知道哪一個能夠長久。
愛情呢,二十多…
作者:80群英會 提交日期:2009-10-14 14:09:00 訪問:34 回復:8
剛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各種大片扎堆。《建國大業(yè)》、《風聲》等等,把電影院的各大影廳排得滿滿當當。那些在黃金周不愿出去人擠人的觀眾,到影院里可謂過了一把視覺癮。國慶長假結束后,大片“火”過去了,一些相對來說的“小片”才能在影院排上檔期。很多觀眾對這一“后黃金周”電影檔往往不太重視,殊不知,這些小片好比餐后小點心,吃多了大魚大肉,嘗嘗這些風格獨具的小片子,別有滋味。
在這里推薦一部《欠債還情》,輕喜劇風格的溫情片。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叫想飛的青年,因把給同學換腎的錢借給一個古董商而陷入困境,而后又圍繞如何追回這筆錢引發(fā)了一系列的波折。
溫情一:同學情深
故事中的老同學“老三”因病入院,需要換腎。老三家在農村,自己拿不出那么多的錢,即使腎源有了著落,也沒辦法。這時想辦法幫老三籌錢的,就是以主人公(想飛)為首的幾個老舍友。這幾個老舍友都不富裕,為了籌錢傾囊而出,想盡辦法——宿舍里發(fā)展出來的同學情,即使分開多年后仍然情義深重——為老…
“欠債還情”轉一篇來自時光網的影評--主流價值與正面情感的恪守(聽瀾)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66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