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對你來說是什么?娛樂、技能還是愛好?對有些人,卻是生活、光明、傳承甚至信仰。
在鶴壁市石林村的大樹下,未青梅老人正與村里的紅歌隊排練《叫聲老大娘》。這首當地的 " 流行歌曲 ",她已經唱了七十四年。
未青梅是我們第一個故事的主角,也是村里紅歌隊的主唱,今年 87 歲的她逢人便講《叫聲老大娘》這首歌的來歷。
那是 1947 年的春天,劉鄧大軍來到石林村。
未青梅說,軍隊駐扎期間,解放軍每天都給老百姓擔水、種田,老百姓也給戰(zhàn)士們送糧草、補衣服、做軍鞋。
老百姓大多不識字
早上七點的鄭州火車站。
西廣場已經開始熙熙攘攘,人潮涌動。
喧囂人群中,有一位身穿紅馬甲的老人。
她滿頭白發(fā) 步履蹣跚 踽踽獨行。
左春秀,《好人》故事的第一個主人公,時年 88 歲,一個做了一輩子好事的好人。
盧梭說,生活得最有意義的人,并不就是年歲活得最長的人,而是對生活最有感受的人。
曾經因為一杯熱水的初衷,退休后的左春秀創(chuàng)建了老年雷鋒團。如今,腿腳不便的她,還是習慣性的站起身,為尋求幫助的路人倒上一杯熱水。
春夏秋冬,雨雪風霜。
只要走得動
《禮物》故事中的第一個主人公是被當地人稱為 " 剪紙紅奶奶 " 的張佩蓉。
對于剪紙,張佩蓉是自學成才。
最早,她經常剪的是 " 囍 " 字,碰上親朋好友家的孩子結婚,都會剪幾張送過去,以添喜慶。
后來,她剪的種類增多,剪得最多的就是紅色主題。
為了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生日,張佩蓉很早就開始策劃,也得到家人和朋友的支持。
她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在這值得慶祝的日子里,要給黨一個回答。
她的回答就是,用剪紙剪出 40 張毛主席像在社區(qū)里展覽。
這是一個老黨員最樸素的情感表達。
采訪中
你看到的幾秒,她卻用盡了一生
破防的那一刻是看到趙慶民正埋身在地道里。
雨水使得地道坍塌,他正在修補地道。
獨自一個人。
這樣的日子,已經過了6年。
家人不支持,村人不理解??伤褪沁@么“傻乎乎”的守著這個地道6年的時間。
更“傻”的是他的父親趙松武,直到離世,老人守護了地道62年。
這處地道,是抗日戰(zhàn)爭的遺跡。
老人曾親自參與了挖地道,后來又參加解放軍,南征北戰(zhàn)。
退伍的時候,他得知自己最好的戰(zhàn)友已經犧牲。
老人當時最樸素的想法是,想陪著他。
于是,把戰(zhàn)友的墓地遷來
熱播!《民間紅人》第一集:你看到的幾秒,她卻用盡了一生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08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