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不十分喜歡帶著宗教主義色彩的片子。
萊斯塔迪烏斯主義,真是個拗口的名字。也不知道這種信仰到底是對人性的救贖還是對人性的壓抑。
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當清教徒們帶著他們的禁欲主義橫渡大西洋來到北美這塊未開墾的土地,他們提倡的節(jié)制、崇尚人性等等信條成為奠定建立強大的美利堅合眾國的基礎(chǔ)。信仰,作為強大的約束力信條,成為在法律之上的考量人道德的標準。
人一旦失去信仰,就會癲狂。
可是萊斯塔迪烏斯主義的教條,約束的是什么,是信念和愛欲之間的博弈么?放棄愛欲,才可以得到靈魂的救贖么?
我總是會情不自禁的想起馬斯洛的需求理論。性的需求是人的本能,是無可厚非的。隨著文明的發(fā)展,人類情感的豐盛,性需求不再是原始的野蠻的,漸漸變得豐腴美滿起來。不然哪來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司馬相如同卓文君那動人的愛情故事?!
萊斯塔迪烏斯主義禁止年輕美貌的女孩化妝,禁止她們喝酒,禁止婚前的男女有親密行為。
好吧,在這個不上床不戀愛的年代,和一個異性建立親密關(guān)系就如此的離經(jīng)叛道為世俗所不容么?
信仰是什么,是一條條禁止去做么…
青春應該有甜和香味
將未成熟的愛
給未成年的人
所有的愛
都留在少年
我愿野草生長
花蕾承受雷電和太陽
如果它死了
水和火相遇
那灰應該是正常的
我愿少女的愛
給予少年
每一個人忘記生之罪惡
除此之外
神無所愛
鬼無所恨
YB 090816
《禁果》必看!什么讓我心跳加速——到底是誰寬恕了我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90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