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的世界什么最重要呢?天氣預(yù)報不是、政治也不是,最重要的,是童年無限的幻想。
一張零食中獎券是世界上最棒最棒的財寶。
奔向一個糖果零食筑成的世界。
我們在巧克力的河里航船。
吃下泡泡水,在空氣里游泳。
我們飛上天,向下數(shù)著像玩具一般的紅屋子。
最后,一個溫柔的聲音,告訴你,你將永遠幸福。
只要保持自由的幻想和希望,你就總是幸福的。
這部《查理和他的巧克力工廠》比蒂姆·波頓的版本早了近35年,同樣改編自奇幻小說家羅爾德·達爾的名著,在這個歡笑與荒誕并存的人間,成人和兒童思維的巨大差異釀就了世事繽紛的奇特。這類故事不僅有著對兒童世界天真無暇的保護欲,更有強調(diào)健康家庭教育觀念的意識。如何在金錢帝國物欲橫流的社會依然維護孩子的幻想,是步入成人世界的大人與孩子之間最大的鴻溝。
故事整體沒有多大變化,都是四個深受成人規(guī)則毒害的孩子因難以控制的貪欲遭受懲罰的故事,只有保持誠實善良本性的查理得到了最后的褒獎
在電影院重溫這部老電影,久違的親切。這部電影充滿了童真和無窮的想像力,前半部分搶票的橋段尤其精彩搞笑,演員也很討喜,有孩子的同志們可以考慮一下。和2005的版本相比,我更喜歡這個版本的Willy Wonka和Charlie。還有就是這段經(jīng)典的旋律:Oompa loompa doompadee doo / I've got another puzzle for you / Oompa loompa doompadee dee / If you are wise you'll listen to me / Who do you blame when your kid is a brat / Pampered and spoiled like a Siamese cat / Blaming the kids is a lie and a shame / You know exactly who's to blame / The mother and the father / Oompa loompa doompadee dah / If you're not spoiled then you will go far / You will live in happiness, too / Like the Oompa Loompa doompadee doo
讓我沒想到的是,雖然71版和伯頓版使用的是同一個故事框架,但還是存在諸多的差異,而且這種差異竟還主要體現(xiàn)在兩位主角身上。
最大的差異當然就是查理違反規(guī)定的行為,在伯頓版中,查理是一個從頭乖到尾的完美小孩,這也正是他在最后順理成章得到工廠的原因。而此版的查理則沒有那么完美,與弗萊迪海默天生云淡風輕的氣質(zhì)相比,這位查理有著更多的孩子氣,喜怒形于色,好勝心強烈,甚至會不遵守規(guī)則,他最后的贏也是通過人性考驗的反轉(zhuǎn)取得。誠然,這是一個更為現(xiàn)實的孩子形象,但我并不覺得適合查理這個角色
《歡樂糖果屋》[Film Review] Willy Wonka & the Chocolate Factory (1971) 7.1/10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87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