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這部劇是很有緣分的一件事,就像是偶遇一個相見恨晚的人一般。起先是在錦州臺播放,我總覺得家鄉(xiāng)電視臺播的電視劇都很狗血甚至惡心,從未關(guān)注這部劇,前天去了親戚家,在人家的電視上看到了《旗袍》中的一幕幕,一邊看,親戚一邊給我講述其中的故事。聽到的情節(jié)三三兩兩,但目光卻始終鎖定在了女主角關(guān)萍露和男主角丁默群的身上,也許你說男主角是錢鵬飛,我不反駁。但自我感覺還是丁默群更好一些。
我喜歡看民國劇不是一兩天了,有的講的是府里的丫鬟小姐,有的講的是秘密潛伏,有的講的是軍閥混戰(zhàn)。頹靡與亂世中總會有幾個女子很扎眼,或是美麗高貴的軍閥太太、或是楚楚動人的小丫鬟、或是不可侵犯的女共產(chǎn)黨員;男子大多都是有權(quán)有勢,亂世的中流砥柱,那種氣勢足矣鎮(zhèn)住整個劇目。也許就是這些很簡單的緣由,我愛上了民國劇。
《旗袍》是我近期以來看過的最令我覺得不舍的劇,不舍它的結(jié)束,總是反反復復的去找同一個鏡頭,找回看時的快感。昨天一整天看完了整整47集,又反反復復的找一些印象深刻的鏡頭。我只能說這部劇給了我太多太多在現(xiàn)…
《旗袍》與李安的那部電影有共同的淵源——《色戒》改編自張愛玲的同名小說,而張愛玲的小說則取材于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漢奸丁默村身上發(fā)生的史實。丁默村——正是《旗袍》中丁默群的原型人物。因而,從《旗袍》的第一集開始,當五個熱血青年要刺殺漢奸特務丁默群之時,觀者就不免在腦海之中不斷地將之與《色戒》的畫面進行疊加。對比之下,愈發(fā)覺得這出原本就很粗陋的電視劇更加的粗陋不堪。
其實《色戒》之中的那枚“鴿子蛋”在全劇當中并非貫穿始終的元素,它只是在劇情最為焦灼的時刻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而《旗袍》中的旗袍則相反成為了貫穿始終的道具。作者的意圖再明顯不過——依賴類似于“鉆戒”的元素,營造一個狼一般的陰毒的世界對于女性心底那不息的欲望之火的重重誘惑??晌覀儠呵也徽撈炫圻@東西能否如鉆戒一般具有非凡的吸引力,《色戒》之中,令王佳芝欲罷不能的并非那枚鉆戒,而是深入骨髓的性愛體驗,它像蛇一般鉆入女人的心中,噬咬著女人的靈魂。在它面前,再堅固的民族大義、革命情懷都會被慢慢瓦解。而《旗袍》雖然在這些綾羅綢緞之上做足了文章…
【旗袍】很不錯很好看的一部諜戰(zhàn)片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83883.html